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遥感考古有了新发现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851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遥感考古有了新发现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在甘肃兰州向外界宣布,通过遥感技术与传统考古手段相结合,我国考古人员在古丝绸之路重要干道瓜州(安西)—沙洲(敦煌)段上,发现5处古城遗址,2处民居村落中的13处房址遗迹,1段古渠道遗迹、1条古道遗迹和1处陶窑遗址,并对其规模、形制等进行了精细的勘测。参与此次勘察的考古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所属年代初步判定为汉—魏晋时期。

  瓜沙路段许多重要遗址仍待发现,地表干扰少,利于遥感考古发挥独特优势

  “这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瓜州考古研究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首次较准确地确定了唐代瓜沙二州间烽—驿系统的空间分布,定量刻划了北线驿道系统,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古绿洲变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瓜州文物局局长李宏伟说。

  瓜沙段遥感考古活动的开始并非偶然。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与11个研究所及院校联合,开展“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预研究”,加强遥感与考古双方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解决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问题。经过充分论证,王心源决定首先从古丝绸之路所处的西北干旱区地表开始考古勘察。

  今年3月初,开始进行前期准备。与传统考古直接奔赴现场不同,遥感考古是先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查找到具有考古价值的区域,然后针对这个区域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判读。研究人员们在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后,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瓜州(安西)—沙洲(敦煌)路段。

  为什么要选择这里?王心源表示主要考虑到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第一,瓜沙段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干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史、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二,瓜沙二州仍有许多重要的遗址等待发现;已发现的遗址,在时间、空间与环境上的联系尚不足,急需更多不同领域专家、学者联合考察、研究与科学证实。第三,这个地区地处荒漠,人迹罕至,因此地表干扰较少,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

  借助空间信息技术,实地验证考察比较顺利,基本一找一个准儿

  接下来,王心源和课题组成员利用从中高分辨率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对瓜—沙段进行了分析判读,研究区包括芦草沟古绿洲、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咸水沟等人迹罕至区域。

  结果令人惊喜。经过分析解译,研究人员们在这些区域先后发现了多处疑似遗址点。

  在对疑似遗址点的地址基本了解之后,8月17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专家与瓜州县博物馆研究员一同对遥感影像下丝路沿线发现的疑似遗址点进行了第一次实地验证考察。

  “因为之前已经基本确定了疑似点的大概位置,再加上GPS的精准导航,第一次实地验证考察的过程还比较顺利,基本一找一个准儿。”王心源说。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专家联合兰州大学、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瓜州县文物(博物馆)研究人员共计20多人对疑似遗址点进行了又一次实地验证考察。

  在现场,考古人员还采集到磨制石器、陶片、瓷片、砖瓦残片、铁器残片和1枚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钱币。

  王心源说:“因为戈壁荒漠地区道路条件太差,还有3处疑似遗址点此次考察没有办法到达,留待以后确认。”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表示,“发现疑似遗址后,考古学家将进行进一步发掘和判定。”

  遥感与考古“两张皮”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多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

  近年来,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逐步从对遗迹、遗物和遗址的点分布式研究扩展到聚落和景观的时空连续式的研究,遥感技术在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遥感考古也成为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王心源介绍,遥感考古就是利用搭载在卫星、航天飞机、飞机、飞船、飞艇等空间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来记录地物目标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特性,获取影像资料,然后对影像的色调、纹理、图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判定遗迹或现象的位置、分布、形状、深度等特征,并进行遗址探查、考古测量、古地貌和古遗址复原等工作。

  遥感考古具有全局、直观、快速、周期性强、覆盖范围大的特点;相对传统的野外考古而言,也具有成本优势,能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在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20多年以来,我国遥感与考古一直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二者的结合不够。遥感技术确定遗址地点等情况后,一定需要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地理学家到现场去验证;同时对于遥感数据也要靠遥感科学家来解读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遥感技术和考古学的一个充分结合。这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王辉说,“这次瓜沙段考古活动可以算是遥感与考古一次完美的结合。”

  说到遥感考古将来的发展,王心源认为主要呈现两种趋势,一是改变目前目视解译遥感数据的现状,逐渐实现由计算机帮助完成大量解译工作。二是实现虚拟再现,将文化遗址的遥感数据变成逼真的三维影像,将原貌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5 15:22 , Processed in 3.355758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