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七公祠,是以前郑氏家族一起吃饭的地方,旁边的是九世同居碑亭。虽已过经年,但还是能看出当时家族集体用餐的壮观场面。
住在镇里的村民是最幸福的,可以守着老时光。推开古老的铜锁和木门,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夕阳下的楼阁,光影错落,昏黄的光线透过木格子窗射入进室内,也妖娆了这悬挂的植物。
走入这间老理发室,宛如走进了历史长河,笨重的木头椅子,锈迹斑斑的可拔铁栓,会让那些老人想起那年少时光。不过这种老理发室已经很少见了,应该也属稀罕物了。
郑氏宗祠坐东朝西,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分为5进64间。灰白的“江南第一家”牌匾可是明皇帝朱元璋亲赐的。透过牌匾,可以想象郑氏一族当时的盛宠。
祠内简朴整洁,庄严宽敞,古朴厚重,还是很符合郑氏大家族的文化内涵的。
让今天的人们依然津津乐道的,是郑氏家族魅力不减的人文遗风。
写有郑字的灯笼悬挂在廊檐上,那柔和的灯光静静地陪伴着这幢古建筑,也静静地陪伴着这栩栩如生的花鸟木雕。
祠堂外的古树一看就有些年代了,最惊奇的就数这个木疙瘩,是否像一只眺望远方的猴子。
嵩溪村位于浦江县东北部深山里,拥有1560间古建筑,据说这个村落是宋代建的。如今已经被外界熟识,被称之为“小杭州”。村内有一条小溪,叫嵩溪。它贯穿了整个村落,溪水清澈见底,有了它,嵩溪村也变得灵动自然。
在村口有一座石板桥叫利济桥,据当地居民说,此桥建于道光8年。石桥有些斑驳,如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守着这一方水土。
利济桥的桥面上建有一进三开间的亭子——临水轩。据说凡是有溪流出村的水口,按照古代风水要求是要跨水建桥的。桥上再建亭或楼阁形成锁住水口的形象,寓意财富的水被永远留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