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众多的古村古镇中,郴州市桂阳县的阳山古村并不是特别有名气。 论规模大小,它比不上岳阳的张谷英村;论历史,它比不上永州市江永县的上甘棠村;论建筑特色,它比不上怀化市会同县的高椅古村;然而,它却比上述几个古村落更有看点。 阳山古村,位于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乡境内,因依骑田岭而得名(骑田岭是南岭五岭之一,旧时称阳山),距郴州市区35公里,距桂阳县城18公里。 从现存的何氏族谱我们得知,阳山古村始建于明弘治149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整个古民居群占地1.5万平方米,现存完好古建筑80余栋,有民俗文化与古民居建筑“活化石”之称。 阳山古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村落,其祖先“何氏自修公”从江西庐江郡迁徙而来,子孙繁衍聚族而居,以其古朴的民居建筑与和谐淳朴的民俗民风闻名,故有“天下客家第一村”之美誉。 阳山古村在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青山环绕,秀水萦回,似陶渊民笔下的桃花源。 远方是巍峨连绵的骑田岭,近处是开阔的田洞,小河奔腾而来在村前折向西北绕个大弯汇入下游。村里的民民居清一色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小溪流贯全村,谓之“金带环抱”,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风水”好。 因此,阳山古村人丁兴旺、人才倍出。据不完全统计,村里曾出了33位文官武将,其中进士3人、举人9人,将军2人,翰林1人,村里的拴马桩都有十几对。 阳山古村房屋错落有致,天井、走廊、巷道四通八达,雕梁画栋,采光、通风、排水处理凸现了古人的智慧,建筑的巧妙设计让水灾、火患在阳山村化于无形,使得何氏一族安然度过五百多年漫长时光。 使得阳山古村独立于喧嚣之外获得真正宁静的,还是族规家法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强大的自我约束、自我优化能力。 据史料记载,阳山古村有自发设立的专管修立族谱的“宗源会”、专门救助女婴的“救婴会”、禁毒禁赌的“禁戒会”、为孤寡老人而设的“重九会”、对贫寒学子进行捐助的“义学会”、关心阳山外嫁女儿和保护妇女权益的“女儿会”等六会治村,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好家风。 如“救婴会”就是为了收养救助女婴而成立。清同治三年,倡导“男女平等”的何富蕙四处游说族人捐款,修建了救婴堂,成立了救婴会,每自养和救一名女婴的,给予三千二百文赏钱,还人送谷两担,且长期帮助女婴家渡过经济、生活、生产上的困难;而溺女者经查明以故意谋杀报官府治罪,一时间,村内男尊女卑陋习大改,村子里男女比例失调的状况也得到改善。 “家法不认亲疏,刀砍无论骨肉。”禁戒会的公规条例涉及极其广泛,大到禁山、禁赌,小到惩处不孝、不检点的行为,一切对家族和社会有危害的言行、风气都被禁止,并且严惩。偷一个瓜果就要罚谷二石,关押两天。盗窃重大财物和耕牛的打断手脚,赶出村子。 重九会是为孤寡老人和孩子的而设的;宗源会则始终紧紧凝聚着子孙后代,不让他们被时光冲散。 2000年,桂阳县文物管理部门在搞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了这座在山水间静静生息了28代、至今还有五百多人口的古老村落。如今,阳山古村被列入湖南百景之一,政府出资维护,游客纷至沓来。阳山古村虽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但并没有进行商业化改造,保留了村子原有的古朴味道,老宅子还有居民在居住,古民居正在焕发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