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乾坤大略》作者:(明)王余佑【EXE】【国庆制作】

[复制链接]
傲雪凌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1 X! K& T* Y" n

【E书标题】:《乾坤大略》
【原文作者】:(明)王余佑
【E书制作】:国庆
【E书格式】:EXE
【E书大小】:402KB
【作者简介】:
     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明末清初人,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七十岁。其先世为小兴州(今河北栾平北)人,本姓宓,自八世祖时徙居直隶新城,赘于王氏,因改姓王。王余佑的父亲名延善,字维婴。伯父名建善,字恢婴。有一兄一弟,兄名余恪,弟名余岩。在崇祯十三年(1640)以前,王余佑已被过继给伯父为嗣子。崇祯十三年,王建善出任山西临县知县,王余佑也相随到了临县。王建善后调河南鲁山,王余佑也到了那里。入清,父兄罹难后,王余佑携伯父母解印归乡,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号为五公山人,不入城市者垂三十年。晚年时,献县献陵书院邀请他前去讲学,为此又迁居献县,自称献县人。因之清代各种传记中述其籍贯,有时称其为新城人,有时又称其为献县人。
  王余佑幼伟岸,有大志。聪颖,读书识大体。十六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人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人孙奇逢,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人左光斗的赏识。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清初北方的学术大师颜元(字浑然,号习斋)、李塨(字刚主,号恕谷)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二,温、恭是也。”称王余佑气度包罗,可资师法,自谓平生所不能及,以至对王余佑“以父道事之”。 李塨也说:“春风满坐,经济满怀,吾不及五公。”而在王余佑卒后,其长子王孚则亦以为李塨最能传其父之学。到王余佑在献陵书院讲学时,门弟子远近从游的多至数百人。
【内容简介】: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陈禹谟《左氏兵略》、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王余佑为明末清初人,入清不仕,隐居易县、新城、献县,自号五公山人,晚年曾主讲献陵书院。早年拜鹿善继、孙奇逢为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清初北方的学术大师颜元、李塨则为其弟子。其治学则以性理为根本,以实学及物为主旨。注重兵法及技击,具有鲜明的反清复明意识,为北方实学的先驱人物。《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大方略。兵略是一门实学,书中所引均为信史,源出古人的实战。王余佑的著作除《乾坤大略》外尚有《五公山人集》等多种,有待引起学界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2 15:12 , Processed in 0.1041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