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世纪百强051 《我城》作者:西西【EPUB】

[复制链接]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城》名列 世紀百強 第51。作者西西,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8年生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曾任教職,又專事文學創作與研究,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著作極豐,出版有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近30種。1983年,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1992年,她的長篇小說《哀悼乳房》名列台灣《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1999年,長篇小說《我城》被《亞洲週刊》評入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5年,繼王安憶、陳映真之後獲世界華文文學獎,獲獎作品是長篇小說《飛氈》。2009年,《我的喬治亞》、《看房子》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內容簡介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曾被形容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不少1949年後從內地南來的作家都抱持過客心態,視香港為暫居地,很少提及香港,即使提及也以負面的批評居多。70年代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也是粵語流行曲興起、青年一輩社會意識提高、普羅市民亦逐漸改變「過客」心態,逐漸產生本土意識的年代。《我城》即以這一年代為背景,描繪了中學畢業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阿髮、悠悠、阿傻、麥快樂等草根百姓逛街、郊遊、搬家、求職、討生活的香港,西西以其「頑童體」的觀察帶人遊走各地,刻畫一代香港人的真實狀態,記錄當時諸多重要的歷史瞬間,其中寄托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作者簡介
  西西是香港作家,根據他自己說,他的筆名,是象形文字。「西」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子兩隻腳站在地上的一個四方格子裡,「西西」就是跳飛機的意思,這是她小時候喜歡玩的一種遊戲。
  西西寫過兩篇經典,是關於城市的。一是《浮城誌異》,另一個就是《我城》。《我城》原本只連載在報紙上,要出書時,是經由西西親自編輯成書,再配上幾筆自己親手畫的圖案。
  許多評論家評論說西西的《我城》結構鬆散,主題不夠明顯,的確,在《我城》中的確有這種頃向出現,但是對於這種現象,是西西的個人特色,因此有評論家說,在觀看《我城》這本書時,不妨以觀看《清明上河圖》的視野來觀看,因為《我城》的結構本質上是跟這幅圖是一樣的。
  《我城》的結構和文字部署並不結實,並非要把讀者帶往一個確定的結局,但西西卻給了讀者一種可以自由解讀的空間,自行觀賞書中的意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我城》刻意用一種童真的近乎小朋友的筆法來寫這篇小說,文字輕鬆又充滿陽光的味道,其實卻暗暗諷刺香港這個城市。
  西西本人相當喜歡畫畫,讀者在觀看小說時不單透過文字了解作者的用意,也可以透過圖畫來了解作者的心意,這種方式不單單出現在《我城》中,也在不少西西的小說中出現過。
  西西對城市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他運用一種魔幻卻又天真的筆法,再加上與圖畫的相互配合,來表達自己對八零年代的香港的一種看法,焦慮,寫出當時香港對九七回歸的一種莫名焦慮和恐懼,卻用童真的筆法來掩飾,寫出一座危城的故事。
  《我城》是可以隨意翻開書本,隨意找一段閱讀的書,甚至可以跳脫章節的閱讀,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消逝的事物,西西沒有用任何哀傷的文字來表達,卻在同時回顧過去看觀看現在的視野中,自然流露出一種今非昔比較。 焦慮,卻天真。
  西西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家。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4 18:18 , Processed in 1.23583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