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转载】活久见:后背要插上手机的电视能有前途吗?

[复制链接]

白银会员 - 等级≥知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0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李书航

  在小米电视2打出电视的显像主体与智能部分的分离牌之后,模块化似乎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下成为各大厂商的共同选择,成为2015年电视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创维酷开连着做了2款可升级模块的电视,分别与不同厂商合作:和暴风影音合作的产品,是将一个独立硬件直接插入机身后部,而和努比亚共同发布的电视就更直接,是把手机插入机身的后背——对,你没看错。你要绕到电视机背后,把你的手机插入电视机后预留的插槽,然后用遥控器或者手臂挥舞的手势来控制电视机。对我这样手掌粗大的人来说,因为电视嵌在墙上,跟墙壁之间留下的空隙太窄,有可能会在取走和插入的过程当中,弄坏接口也说不准。

  和手机市场的混战比起来,似乎电视行业依旧波澜不惊,智能化的电视产品并没有给传统厂商带来扫荡式的打击,它们依然保持增长,甚至挤走了不少日企在华的市场份额,还在海外加速并购扩张。为什么呢?有一些“注重质量”和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依然会选择传统品牌的机型;而且广电执法的日趋严格,特别是阿里云OS身先士卒地删除用户机器内装载的看电视应用,让年轻人失去继续购买电视智能模块的动力,更愿意把它当做一个投屏的工具。

  当电视的显像模块和智能模块分体之后,其实并不是一种新的进化,而是可以说历史回到了原点。这其实也就是相当于买电视送盒子,而且盒子藏起来了不会影响外观而已。如果只是分体盒子变了一体盒子,而在价格上要高出一截的话,消费者就更不会选择这样的方案。如果直接演变成手机投屏,则会极大地影响智能机型在传统的电视主力军,也就是中老年人群当中的流传。

  可以试想一下,本来我们刚刚教会老年人不再按遥控器上的数字键,而是使用方向键来移动光标,看着屏幕操作。到现在又不行了,需要他手动接上一个硬件,还要寻求配对之类的。一个英文字母都看不懂的老人家到底该怎么办?反过来,之所以广电要严查电视盒子上的视频播放应用,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操作方式已经借由自然的进化,简单到了让老年人都可以熟练掌握的程度,真正的对非智能电视的存在形成了威胁。

  手机直接插电视投屏自然类似Chromecast和Apple TV的Airplay,不过它的效果毕竟会比现有任何一种无线连接技术都好一点,至少延迟会减少——按遥控器或者挥手之后不会卡顿。但是并不是所有手机应用,包括桌面都是直接适配四方向遥控器的,所以估计连接电视后会转变出一个专属于电视的桌面。在手机系统当中,还必须得植入跟电视生产厂商有关的一些业务,否则只是体现手机自己的系统,电视厂商的权益必然受损。

  手机直接连接电视的一个弊端,是我们不得不放弃手机作为一块第二屏幕。可能很少有人现在真的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了。如果身边没有一个趁手的东西的话——有平板之类的还好——但是如果仅有的手机被贡献出去,就会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而现在有一些应用是着眼于在看电视时进行互动的,其中就包括各大电视台自己开发的客户端。这些把手机当作第二屏幕的应用,需要摇一摇、扫一扫等等方式来保持电视的互动性。在插上手机之后,这一切都不用再想了。

  也许一种全新的工具出现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它非常奇怪,甚至不伦不类,但是如果它真的好用的话,也是会逐渐被市场所接受的。可以说,这款插手机的电视已经做到了前者——也就是看起来很奇怪,但是是否能被市场接受呢?我觉得前景其实很不乐观。年轻人会希望投屏之后手机依然可以继续玩,而对于本来需要征服的中老年用户来说,他们使用的难度并没有明显减轻。

  试错过程永远没有捷径可以走,现在看来,电视模块化和专用模块被电视替代的方式,很明显体现出规避广电新规的强烈意愿,以至于部分降低了使用体验。如果这一策略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总会有人继续尝试,直到有一天发展出能够让全家人轻松接受,但广电又无可奈何的方法。

  我在这里也斗胆出一个主意:手机投屏依然可以继续采用无线连接技术,不过为了方便初学者使用,比较好的办法是把一定的服务的流程按程序化做好之后,储存在一个硬件里,这个硬件只能实行这一个固定的功能。

  那么,其实可以出一个插入耳机插孔或者附着在手机底部的,体积较小的连接器,直接插上就可以完成预先配置好的配对过程,爸妈已经完成了智能手机的学习,只要继续操作手机就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是与亚马逊的一键购买按钮,或者滴滴的一键叫车按钮类似的道理。

  可能电视厂商下一步要思考的是,万一广电以后真的管到了本来应该归工信部管的地盘后怎么办;不过现在距离那时候还早着呢。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5 21:41 , Processed in 1.03594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