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安吉拉·卡特最后一部小说《明智的孩子》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689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吉拉·卡特最后一部小说《明智的孩子》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英国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写作风格混合魔幻写实、哥特以及女性主义。其代表作有《魔幻玩具铺》《马戏团之夜》《英雄与恶徒》《新夏娃的激情》及《明智的孩子》等,曾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毛姆奖等众多文学奖。

  译者简介

  严韵,伦敦大学戏剧研究硕士,专职翻译,并事写作。

  内容简介

  《明智的孩子》是安吉拉·卡特最后一部小说,堪称女性版的《百年孤独》。小说以两位歌舞女郎前去参加父亲百岁寿宴作引,逐步揭开整个家庭三代的疯狂历史,创建了一套缤纷灿烂的母系家庭。该书为河南大学出版社“安吉拉·卡特作品”系列之一种。

  推荐语

  非常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值得鲜花、钻石及纨绔子弟的追捧。——萨尔曼·拉什迪

  精彩纷呈!能出其右的小说寥寥可数。——露丝·伦德尔(《每日电讯报》)

  令人目眩神迷……多产又创意十足的安吉拉· 卡特攀上写作生涯的巅峰。——《纽约时报》

  《明智的孩子》是最具安吉拉·卡特风格的小说。——《乡村之音》杂志

  书摘

  这个梅齐尔·罕择和他的家族、他的妻子、他的小孩、他的喽啰一干人等到底是谁啊?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朵拉·欠思,在收集本人自传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变成罕择家族历史的记录者,不过我想这个身份就跟我的血缘身世一样不会受到罕择王朝其他成员的公开承认,不只因为诺拉和我——我已经告诉过你——是外面生的小孩,更因为我们父亲是剧场正典的栋梁台柱,而我们姊妹完全来路不明邪门歪道——不仅是私生女,还跑去歌舞秀场表演,可不是嘛!

  私生子总是很有浪漫卖点,应该能确保我的回忆录稳赚不赔。但是老实说,我们的私生女身份没什么狗屁浪漫可言,最好也只是个闹剧,最糟是个悲剧,其他时间则是长期的不便与困扰。但我动了念头,要在嗝屁之前回答那个问题,那问题始终逗引着我,仿佛答案就藏在布幕后某处:吾等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

  我当然知道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注定遭到遗忘,不留半点痕迹。我们两个都没生过小孩,尽管诺拉一直很想,接近更年期时每次月经来潮她都哭。我可不。每个月见到它我都高兴得很,更高兴见到它突然停止再也不来,就像那首老歌里的老爷钟,不过一点儿也不像我们的老爷钟,它虽然音调偏高但仍老当益壮,多谢关心。

  至于来源和过往历史等问题,且让我深深挖进书桌上的考古资料,丢开露比·基勒的照片(“送给两双玉足舞步美妙的诺拉与朵拉,露比敬上”)。找到了。一个磨损的信封,装满古老的照片、明信片。多年来我们又是买、又是求、又是借地收集了不少,有些呈深褐色调,有些上了色突显她红又红的秀发。这是我们的祖母,父亲家谱里唯一固定已知的一点。事实上,也是我们整个家谱里唯一固定已知的一点:母亲这边的家族完全是一片未知荒野,而我们的另一个祖母,我们的阿嬷,欠思阿嬷,也就是修理老爷钟的阿嬷,我们继承了她姓氏的阿嬷,她跟我们根本没有血缘关系,这就更让人糊涂了。阿嬷抚养我们长大,不是因为职责或历史缘故,纯粹出于爱心,这是真正的家族罗曼史,她对我们一见钟情。

  但我们从没真正见过祖母,只认识你现在看见的这个

  她,宣传照里永远年轻的她。“她出生之际星星舞动。”人家说。她名叫艾丝黛拉。这是她扮茱丽叶、扮波希雅、扮碧翠丝的造型。你看她那“来这儿!”的微笑。扮麦克白夫人的她一副坚毅蹙眉模样,好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但仔细看,你会看见她眼里闪动着淘气的亮光。

  她不是爱德华时代那种典型的大块头女人,她又瘦又小,一双好大的眼睛。她是鬼火,轻盈又难以捉摸,一声啜泣就能让你心碎,但她儿子,也就是我们的佩瑞叔叔,说她常会在一场重要的戏演到一半时忍不住笑场,比方抬棺那一幕,梦游那一幕,她会笑得直不起腰,其他人都得帮她掩饰。她的头发也老是不听话,披落散开,发夹甩得到处都是,她的长袜会掉到脚踝,走在街上衬裙会露出来,衬裤往下滑。她才华洋溢,也一团混乱。

  这一张是她有名的扮相,反串哈姆雷特。黑色紧身裤袜。那双腿美呆了,长在古典戏剧演员身上真是浪费。我们遗传了她的腿。她手持匕首作态:“一息尚存好,还是了却此生好……”《纽约时报》的讣闻——小心点,这纸已经脆了,很容易碎——说她非常“倚重在纽约与她演对手戏的何瑞修,后者是矫健英挺的年轻美国演员,极具尊严质感”。

  记住这人,他还会再出现。卡修斯· 布司。没错,就是那个布司家族。他父母还真厚脸皮,给他取名卡修斯。这份讣闻非常婉转地暗示我们的祖母对,咳咳,室内运动很有兴趣。“慷慨、热情、奔放:全心全意投入生活……”,但与其说她投入人生,不如说她浪掷人生,可怜的女孩。她最后的下场挺惨。这张是她扮苔丝德梦娜,身穿白睡衣,手拿柳枝,正要开始唱:“可怜她坐在枫树下,轻轻叹息……”,这张真的很有收藏价值,因为——不,等一等。我慢慢再告诉你。

  差不多1870 年左右(一如许多女演员,她的出生日期就像可移动的流水席),我们的祖母出生在戏服箱里,会走路就开始粉墨登场,扮小仙子、鬼魂、妖精,八岁(误差约为一两岁)时已是舞台老手,以《冬天的故事》的马米流斯一角初次在伦敦亮相,地点是稻草市场区皇家戏院,由基恩(是儿子,查尔斯)执导(这上面说那出戏“有些学究气”),戏服模仿某个希腊花瓶上的样式,手底下滚着铁圈玩,这也是模仿另一个希腊花瓶上的动作。路易斯·卡罗尔看到她的表演,送她一本亲笔签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邀她去喝茶,吃过松脆热煎饼之后要她脱掉连身裙,拍下她的光屁股照片,但她坚守立场,没让他仿效另外某些希腊花瓶上描绘的场面,至少她向来如此宣称。这就是他们那次会面的证据。看到没?他叫它“小精灵”。我在佳士得拍卖会买到的,贵得要死,但我实在忍不住。可没多少人秀得出自己祖母当主角的儿童色情照片唷。我卖了可怜的老“爱尔兰”的其中一封信,才有钱买下。

  爱尔兰?他是谁?

  你会知道的,要不了多久。这么说吧,要不是可怜的老爱尔兰慈悲为怀,热心教育歌舞女郎,现在我就不会坐在这儿写这个了。是他教我拿笔写字,是他给了我敢用“慈悲为怀”这种成语的信心。我的回报是,让他心碎。公平交换,可不是巧取豪夺。

  她一边扮马米流斯,一边在哈乐津剧里扮可伦萍。这是节目单。“小艾丝黛拉”。她什么都能演——让你笑,让你哭,跳支舞,唱首歌。但一谈起恋爱,她就成了傻子。她的生活很辛苦。我告诉你那生活是什么样子:油彩、煤气灯、马粪、煤烟、铁路——星期天在克鲁换车。她是童星,但她长大了。她在乡间巡演,茱丽叶、罗莎琳、薇欧拉、波希雅,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小池塘里的大鱼;荷米雅、碧安卡、伊拉丝在伦敦,大池塘里的小鱼,直到1888 年她重回稻草市场,大好机会来了,她饰蔻迪莉雅,与兰纳夫· 罕择的李尔王演对手戏。

  兰纳夫是那种声如洪钟的伟大演员兼剧团经理,现在这类型已经绝迹。我在书上读过,他演麦克白时,维多利亚女王在皇家包厢看得紧抓帷帘,抓得指节都发白了——弑君的场面在君王看来可不好玩。表现精彩的时候,他那场宴会戏可以吓得你一愣一愣,尽管他太太在一旁偷笑不止,背对观众,肩膀抖动。(佩瑞格林说曾听她讲过,她认为麦克白夫妇应该开除厨师。)兰纳夫· 罕择的理查三世俨然“邪恶人性的化身”,这是GBS写的,他可不会随便称赞蹩脚演员。

  讲句公道话,兰纳夫· 罕择表现精彩时确实非常棒,问题是看戏的人永远搞不清楚他什么时候会表现精彩。因为这老家伙可能会晕头转向走上台,含含糊糊讲出另一出毫不相干的戏的台词;或者他也可能精神不济,宿醉未醒,只有前几排观众听得见他说啥——不管他到底在说啥;再不然他就是清醒过头,深陷在消沉抑郁的幽谷。兰纳夫身上总有点欠思虑、碰运气的成分,极端善变,反复无常,这年头的医生准会诊断出躁郁症,开一堆锂盐给他。但,表现精彩时,他真的是才华洋溢。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7 05:33 , Processed in 0.59329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