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药在电视剧中夸张表现

[复制链接]

高级版主 - 高级版主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发书组 - 发书组督察勋章 - 督察勋章

 成长值: 34700

灰铜v1_01绿金v1_01绿银v1_01灰金v1_02绿铜v3_01绿银v3_01绿金v3_03紫铜v1_01紫银v2_01紫银v1_01紫金v1_01紫铜v2_01紫铜v3_01青翠灵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几年,古装电视剧掀起一轮轮热潮,剧中少不了各类神奇的保命仙丹、毒药鸩酒。对此,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医学博士王睿林表示,这些看似和中医相关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艺术夸张的成分。
  谎言1:人参、阿胶能强身
  在古装剧中,人参大概是“出镜率”最高的中药了。在富贵人家中,没病喝参汤养身提神,病后用人参调补,病危了就用千年老参“续命”,这些都是错的。传统说法还认为人参的参龄越长就越好,实际上,人参中的皂苷含量并不随着生长年份增加。
  人参滋补并非人人适合,它可以大补元气,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的元气虚弱和气短神疲等。当身体有实证或热证时,不能服用人参,如患有疮疖、积食的人。有一种说法是“少年进补,老来吃苦”,因此儿童、青少年一般来说也不适合吃人参。身体太虚弱时同样不宜用人参,否则会造成虚不受补。
  细心的观众发现,古装剧中还有一种万能的神药“阿胶”。阿胶中含有多种胶原及微量元素,适合贫血、肿瘤患者、身体虚弱者服用,尤其适合女性进补。很多人认为阿胶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其实,滥用阿胶也会出现副作用,如消化不良、火气亢盛等。
  谎言2:麝香、红花致不孕
  子嗣是宫斗、宅斗剧中永恒的争斗点,麝香、红花就是这些争斗最强有力的“帮凶”。古装片中经常出现的剧情就是,某位女性被灌了一碗红花汤或者闻了装有麝香的香囊,就流产了,并且再也怀不上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呢?
  麝香有开窍醒神、解毒的作用,能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速度、力度,怀孕期女性对麝香尤其敏感,并且越到怀孕后期反应越大,所以中医上用来在妇女难产时下死胎,在影视作品中用麝香使人流产,有一定道理。但“麝香会导致不孕”这种说法有点夸张。至今为止并没有研究表明麝香会影响女子受孕,相反,对于经络不通、气滞血淤型月经失调导致不孕者,麝香还能通过调理月经而起到治疗作用。
  红花性温,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很多因血淤气滞、经络不通所致的疾病,如腹痛、关节痛等。但红花的活血作用并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是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临床中就需要用红花来活血化淤、疏通经络,这种情况下喝红花汤不会导致不孕,反而会助孕。红花导致流产,需要达到一定大的剂量,剂量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说每个孕妇无论怀孕多久喝一碗红花汤都能导致流产。
  另外,活血药物并非绝对不能用到孕妇身上,相反有时还可用来保胎。比如母体供血不足,就可能用相对温和的活血药物(如当归、益母草)来促进血液循环。
  谎言3:艾叶保胎有奇效
  电视剧中还可看到,出现流产前兆时,熏艾、服艾叶往往“收到奇效”。这虽然有理论根据,但并非人人适合。艾叶能温经止血、散寒安胎。体寒血淤的人,服用艾叶能温通经络,在中医的指导下口服艾叶可以治疗宫寒不孕、月经量大、妊娠期出血等病症。
  经中医辨证为虚寒型的流产,艾叶确实有一定的保胎作用,但体热的人就不能用艾叶来止血。导致流产的原因很多,要及时就诊,不可自行盲目治疗。
  延伸:广告里的用药误区
  眼药水滴在眼珠上。广告中,明星常将眼药水滴在眼球黑色部分的中央,其实这是错误的。眼球的黑色区域是角膜,在这个部位滴眼药水后,不仅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会刺激角膜,出现不适。滴眼药水时应先将头轻轻向后仰,一只手将下眼皮向下拉,另一只手拿眼药水,在悬于眼睛上方1~2厘米处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结膜囊内。滴完后应闭上眼睛,按压下眼角1~2分钟,以免药液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再进入口腔,出现口苦,或引起其他全身症状。
  饭后一粒消食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的广告通常会宣称自己的成分安全、功效好,消化不好的人饭后就应该服一片,因此很多人常吃。其实,如果长期消化不良,应当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尽快就医。消食片中的山楂等成分呈酸性,如果消化不良等症状与胃溃疡有关,再吃消食片相当于“雪上加霜”。消食片实际上只能用于偶尔缓解饮食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不建议常吃。
  嗓子一疼就吃咽炎药。“早上刷牙干呕,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是慢性咽炎”,很多人看到类似的广告,就马上给自己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相关药物。实际上,如果刷牙干呕的同时,还有咽痛、嗳气等症状,应怀疑是胃食管反流,到消化科就诊。如果确诊是慢性咽炎,也应遵医嘱选用药物。
  解油腻、拉肚子就吃止泻药。一些止泻药的广告中,告诉大家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可用同一种止泻药,马上缓解症状,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很多腹泻可能并不严重,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就能够缓解,不需要额外用药。其次,即使需要用药,也应根据腹泻的原因,判断用哪种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遵医嘱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用抗病毒药。最后,止泻用药不能只图快,如果细菌性腹泻在发病初期立即吃止泻药,可能影响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反而影响恢复。
  要提醒大家的是,通过电视广告等渠道,大家能够认识更多药物,但治病不同于买服装,涉及健康和生命,应当增进对疾病和自身情况的了解后选择。如果不能确定,最好与医生沟通后再买。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13:28 , Processed in 0.90458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