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438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 龙真梓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需要流浪,你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这是电影《流浪地球》大火后,知乎上流传甚广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超现实灵魂拷问,也许很多人会表示无能无力。但天仪研究院的CEO杨峰却说,如果他出现在《流浪地球》中,也许会成为改变结局的关键角色。
“吴京饰演的宇航员之所以会死,是因为没有用到航空航天的专业知识,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们发卫星上去点燃木星就行了。根本用不着真人去撞击木星。”杨峰说。
图片来源:Pexels
在创立天仪之前,杨峰已经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了近10年。2016年,美国民营航天企业SpaceX在大洋彼岸的成功让同为航天人的他心动不已。这一年,他决定辞去工作,拉上曾经担任过中科院工程师的好友任维佳,组建了一个30人左右的航天团队——天仪研究院诞生了。
天仪研究院是中国首批民营航天企业之一,专注于为科研院所与商业机构提供微小卫星的整体解决方案。过去的三年,天仪走过了从0到1,再到10的过程。2018年,天仪成功发射了10颗商业化微小卫星,创下了全球卫星公司同期发射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这些微小卫星,让本来要花上十余年时间排队等待国家卫星资源的科学家完成了科学实验;也给越来越多有着商业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低成本探测宇宙的机会。
但是,显然卫星的想象力还不止于此。杨峰笃定商业航天未来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小到卫星上网,大到拯救地球,未来社会变革的每一步都不会缺少微小卫星的身影。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降低成本。民营航天的商业化需求逼着从业者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从而形成商业闭环。
尽管被“成本”、“供应链”、“商业化”等词汇填满的生活是杨峰的日常,但在商业之外的地方,他仍保留着对浩瀚星宇的初心。假如能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我还是想把它送进宇宙,探索下一个地球。”杨峰说。
图片来源:Pexels
以下是访谈部分(经过编辑):
谈天仪:“我做了十,远强于我要做一千”
36氪:2016年天仪发射第一颗星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杨峰:兴奋和焦虑并存,焦虑是担心不成功。其实前几次发射,我都夜不能寐。因为发射是研制的终点,但它是卫星在轨工作的起点。2016年那次发射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卫星“挂”掉了。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但其实这不是个例,在当时那个时点,这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直到2017年,天仪才通过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36氪:既然卫星已经不会“挂”了,现在再发的话,你还会焦虑吗?
杨峰:现在发卫星的感觉就是“哦,又发了”。不只是我,我们公司的同事也都是这种感受,大家基本上没什么激动的感觉了。不过这是一个好事儿,代表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卫星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常见。
36氪:现在天仪的客户,主要还是科研机构吗?
杨峰:刚开始都是科研机构,因为科研用户大多做在轨实验,他们对风险有心理预期,商业客户由于商业化需求,不能接受卫星可能存在的风险。但从2018年开始,天仪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商业客户。
36氪:什么叫“可能存在的风险”?
杨峰:假如请体制内帮忙造卫星,一颗卫星的成本也许有上千万,那么它发上去自然好用。但我们卫星的成本是百万,它的研发完全脱离了原来的研制体系,所以这些卫星一开始有问题很正常。2018年我们拿到第一个商业订单。当时的情况是,假如客户选择别人,价格会非常高昂。如果以后一直如此,客户觉得没有希望。他们最后选择天仪,有成本方面的考虑,因为选择高成本就是一条死路。选择低成本,也许是条死路,更有可能是生路。既然天仪有技术实力,那干脆不走那条死路。
36氪:天仪2018年拿到了B轮融资,你觉得投资人是看中了风口,还是看中了你们?
杨峰:我不认同它是个风口,我觉得风口还没来。因为2016年、2017年来投航天的人很少,2018年开始,投资人开始往里面涌。2019年我觉得会是一个时点,出现风口的时点。
投资人看中天仪,还是因为天仪在踏实钻研技术。我们的第一轮投资人说,能看到天仪不仅看重未来的机会,在眼前也有一些突破。2018年我发了十颗星,帮助商业用户实现他们既定的计划。对比国家队的“我做了”,我们还存在巨大差距,但是已经远强于嘴上的“我要做”。我做了十,远强于我要做一千。
36氪:创业者一般都是焦虑的。既然天仪已经做了这么多,你现在的焦虑和创业初期比有减少吗?
杨峰:没有减少,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是一样的。其实人特别怕审视自己,大家看到的是我光鲜的一面,但是只有我真正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我有很多不足,我焦虑的是,杨峰是否配得上做天仪的CEO。
天仪发展很快,天仪未来希望成为中国的SpaceX,但我总在想:杨峰是否配得上做中国SpaceX 的CEO?我焦虑我是否有这样的进步,能够赶上天仪发展速度。其实从2016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2019年,我一直有这样的焦虑。
图片来源:Pexels
谈卫星:“我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应用,因为什么都有可能”
36氪:我之前看到你说,“以后卫星会成为像计算机一样的存在”。
杨峰:是的。从产品形态上来说,卫星和计算机没有任何区别,卫星就是一个在太空上使用的计算机而已。你把计算机拆开,再把卫星拆开,大家的组成部分几乎是一样的。
36氪:如果卫星成为像计算机这样的存在,它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杨峰:我不知道。所以这是特好玩的一件事,它的可能性太大了,什么都有可能。我相信当卫星的各种场景结合进来之后,未来会衍生出很多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的应用。其实应用根本不用想,当年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怎么想应用都想不出来。很多现在的这些巨头,比如Facebook、腾讯,当年也都不觉得自己能咋地,都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对于未来的这些应用场景,我一点都不着急,只要能把上游的卫星成本降下来,后面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多。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果靠你的专业,你能够在《流浪地球》里做什么?假如我的专业在这个影片里,也许能改变结局。人类要点燃木星的话,发个小卫星过去就行,不用自己开着空间站过去撞。一颗不够就来两颗,两颗不够就十颗,十颗不够就一百颗。就是说,未来的航天领域一定是大、小飞行器结合的时代。
而且《流浪地球》构建的航空场景,还是在传统航天的认知之下,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微小卫星的发展趋势。实际上,美国的“洞察号”就是一个大飞行器带了两个小飞行器——瓦力与伊娃。瓦力和伊娃总共只有十公斤重,只在轨存活了三个月,但已经为人类的宇宙探索打开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难以想象这么小的卫星都能够去探索火星。
36氪:除了探索火星,还有没有已经确认下来的应用?
杨峰:当然有,比如通信、高精度导航,这些生活中天天会用的东西。
36氪:如果这个设想实现了的话,手机运营商是不是就没有了?
杨峰:也不会。很多国外的手机运营商,它和卫星运营商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我们不是要去取代运营商,而是更多的去和运营商合作,共同实现更好的网络结构。物联网的下一个场景就是航天。航天的效率和成本都是远高于地面的,所以之前大家用的不多。但是现在航天的成本在大幅降低,未来人类要实现所有的陆地、海洋和天空都能够互联,卫星一定是在里边的。
36氪:你的设想应该也是“天联网”的设想,我大概能理解,但我觉得它是不是需要很久的时间?
杨峰:不需要。当5G彻底建成的时候,我们这个事情也就成了。你想,4G向5G推进的时候,需要新增很多的基站以及通信基础设施。我们来算一笔账,地面建一个基站至少一百万起。对于卫星来说,未来一颗卫星可能也就一千万,但是它能够覆盖的面积是基站的几千倍。
图片来源:Pexels
谈航天商业化:降成本是实现商业闭环的第一原则
36氪:前段时间有报道说,我们已经探测到了宇宙深处发来的神秘信号,你觉得人类应该回应这些神秘电波吗?
杨峰:我觉得那个事本身都存疑。假设这是真的,也没有回应的必要性。因为无线电波的信号,你收到的时候它也许在宇宙中飘了几亿光年。收到了之后再回过去,说不定那个文明已经不存在了。我一直觉得,如果人类靠现在的科研水平没法做星际殖民。星际殖民一定要通过虫洞这种更高维的空间才有可能实现。即使是马斯克提出来火星殖民计划,我也觉得这件事是不靠谱的。
36氪:说到马斯克,你怎么看SpaceX还有它的“星座计划”?
杨峰:SpaceX重新定义了航天。原来只有一种方式干航天——花海量的钱烧出来,但SpaceX证明航天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商业的方式来干。它的计划是目前最有可能做成的,因为它的商业逻辑是不去追求高大上,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降成本。其实,几年前在美国,美国发射领域的同行是看不起它的,因为SpaceX的发动机太差了,是NASA几十年前淘汰的小发动机。但火箭的目的是什么?送货。假如要把货从北京送到上海,你会在乎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是2.0T还是4.0T的吗?
正因为这样,马斯克认为,甭管发动机多便宜,能把东西发上去就有市场。所以SpaceX的重点在于降成本,然后就能量产,最后它成功了。还有一点,在没有商业航天之前,整个行业的参与者很少,行业非常垄断。
36氪:你的意思是因为有了SpaceX,航天才能开放一些别的玩家进来,普通人才可能享受拥有卫星的便利吗?
杨峰:没错。原来那种模式下,成本是不可能降下来的,这时候哪怕你再有需求,都不会用卫星。但由于有更多的玩家通过商业化方式来做,才把成本降下来,让大家有可能用得上这种东西。SpaceX的开创性在于,它把商业化的方式搞出来了。美国之前不是没有商业化,它有铱星这种公司,但是铱星背后的那一套逻辑还是传统的,没有完成商业化。
36氪:所以说铱星是人们在航天商业化上踩过的一个雷?
杨峰:对,没错。从航天技术角度来说,铱星是一个非常成功案例,但它在商业航天领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失败案例。铱星这一票人在短短几年之内造出了66颗星打到天上去,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通信网络,但它干了两年之后破产了。铱星就是典型的拍脑袋想需求,它觉得大家需要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能打电话。但现实是,铱星建好了之后,购买它服务的一年只有5.5万人。然后就是入不敷出,破产。
36氪:目前来看,商业卫星最终的盈利模式会是什么样的?
杨峰:商业卫星的盈利模式也分制造商模式和运营商模式。制造商模式很简单——挣差价。运营商的模式是提供一种服务,把它卖给足够多的人,再给这些人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比如,计算机也分超级计算机、pc机、笔记本和手机,但是越大的机器市场就越大吗?不一定。所以未来商业卫星也一样,你提供的服务能力和价格不一样,那么你找到的市场也不一样。其实总体而言,航天实现商业闭环的要素只有一个——降成本。铱星除了需求没有想明白之外,还有一个核心点是成本太高了。总之,无论用任何手段,如果商业航天能把成本降下来,就能实现商业闭环。和这个点相比,别的都不重要。
36氪:你现在有没有自己的卫星?如果你能拥有一颗个人卫星,你想让它做些什么?
杨峰:如果拥有一颗个人卫星,我还是希望把它送到宇宙里,探索下一个地球。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是36氪一档关注科技、小趋势的全新栏目。在这里,我们会采访拥有聪明大脑的少数派,深入解读他们对未来的猜想。虽然少数派们的面孔不一,可能是书籍作者、创业者,也可能是科研领域的行业专家。但相同的是,不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无人驾驶和5G,他们预测未来趋势的灵感会在这里闪光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6 23:17 , Processed in 1.00116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