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锋并未稳赢?CRISPR技术归属仍然成谜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9-2-13 08:48
标题: 张锋并未稳赢?CRISPR技术归属仍然成谜
  据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于 2 月 8 日发布的相关文件,加利福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已经获得 CRISPR 技术专利的授权通知(notice of allowance),正式的专利证书将在大约六到八周内发放。

  这项专利申请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Jennifer Doudna 团队于 2012 年提出。加利福尼亚大学 CRISPR 专利事务主要负责人 Eldora Ellison 表示:“这项专利将覆盖 CRISPR-Cas9 技术在一切细胞或非细胞环境下的使用。”

  而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发言人 David Cameron 发表声明称,新的专利授权决策“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博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持有的 CRISPR 专利”。但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博德研究所已对加利福尼亚大学表达了合作意愿。

  取得专利并不是结局

  作为一项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技术,CRSPR 从诞生之时起就卷入了专利纷争。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法学教授 Lisa Larrimore Ouellette 告诉 STAT:“目前在人体中应用 CRISPR 技术需要同时取得博德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授权。我想即使加利福尼亚大学成功获得了专利,它也很可能面临有效性方面的挑战,例如它的内容是否超出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际发明的范围。我认为 CRISPR 的专利归属仍不明确。”

  Ouellette 指出,有效的专利应该像菜谱一样,能让使用者遵循相关步骤操作。这项要求被称为可实施性条款(enablement clause),它可能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专利的一个软肋。

  纽约法学院(New York Law School)的专利法专家 Jacob Sherkow 同意,加利福尼亚大学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并且这项专利确实面临着可实施性方面的问题。

  如果其他相关人员或团体对专利决策有异议,可以在专利公布的九个月内提出请愿,要求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进行多方复审(inter partes review)。一旦成功立案,委员会将在一年内作出最终决策,决定维持或撤销相关专利。如有正当理由,这一期限还可延长6个月。

  康达律师事务所的蒋一凡律师告诉科研圈:“被授予专利绝非代表专利权人可以高枕无忧,获得排他性许可。美国的专利法案尤其复杂,就算授权了也是非常有可能被撤销的。”

  CRISPR 六年专利战回顾

  2012 年 6 月 28 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Jennifer Doudna 和当时就职于瑞典于默奥大学(Umeå University)的 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 Science 发表相关论文,证明 CRISPR 技术能够应用于质粒(一种较简单的 DNA 分子)。随后她们立即提出了相关专利申请。

  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紧随其后,在几个月后提交了专利申请,并付费进行快速评审,于 2014 年 4 月获得了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应用 CRISPR 技术的专利,包括动物和人类的细胞。张锋团队的论文于 2013 年 1 月 3 日在 Science 在线发表,比 Doudna 团队的同类实验早了几个月。

  到 2015 年 4 月,加利福尼亚大学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请愿,指出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内容与该大学更早申请的专利内容相同。这一请愿最终被驳回:2017 年 2 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判定两项专利内容不同,互不冲突(事件回顾)。到 2018 年 9 月 10 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重新审理案件,并维持专利商标局的判决。

  Science 相关评论文章指出,CRISPR 专利之争的焦点在于谁拥有在哺乳动物细胞体内应用该技术的专利。张锋团队最先发表了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相关研究成果,而 Doudna 团队认为这不过是他们先提出的 CRISPR 技术的简单延伸应用。当下大热的基因疗法领域就涉及这方面的应用,因此相关技术的专利权变动对产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还有观点认为 CRISPR 技术有望获得诺奖,只是因为无法判断真正的专利归属,才迟迟无法评出获奖人选。但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的历史学家 Nils Hansson 表示,根据历史经验,诺贝尔奖委员会一向不被外因左右,因此也不会受到专利争夺战的影响。

  总之,这场 CRISPR 专利战已经持续了近六年,耗费在法律程序方面的费用总计高达数千万美元。如今加利福尼亚大学扳回一城,博德研究所也已经初步表现出和解的意愿。其发言人David Cameron 表示:“我们仍然相信,对整个领域而言,与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成协议是最好的办法。因此,六年多以来我们多次寻求 UC 伯克利的加入,包括直接合作和通过专利池(patent pool)。这些举措在 UC 将相关知识产权进行独家、完全的商业授权之前就已经开始,并且我们还将继续寻求合作。”






欢迎光临 (http://zasq.net/~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