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留在纸上的历史神韵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成长值: 2884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瑞典)喜仁龙 著 邓可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刘晗(出版社职员)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白夜》的开篇勾勒出这样一幅浮动于想象空间的场景:彼得堡街道上的一栋栋房屋纷纷向主人公吐露“心声”,有的因翻修加盖而“欣喜”,有的却因幸免于一场火灾而“心有余悸”。这些泥砖瓦砾堆积起来的,看似无生命的建筑而发声,正所谓万物皆有灵。瑞典艺术史学家喜仁龙就身体力行记录下了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墙、城门及其周边,亲自勘测丈量城墙、城楼的准确尺寸,精心手绘53幅城门建筑图纸,实景拍摄128幅老城墙及城门的照片,并结合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将北京城墙与城门的神韵留在了纸上方寸之间。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成书颇费周折,留存至今更是弥足珍贵。此书于1924年在伦敦首印仅800册,之后便销声匿迹,二十余年后,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偶然得之,有感于此书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掷重金购回。在尘封了近一个世纪后,《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再次重出大众视线,而现在的北京已经和当时有着天壤之别,若是按图索骥,可以对号入座的城墙与城门微乎其微。行云流水的北京城日新月异,那些饱经风霜逐渐走向衰亡的古迹被遮蔽在当代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被冲散的还有栖身于此的人们以及他们再也回不去的生活,就像老舍在《想北平》里写道的:“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这座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古城像是一夜之间换了新装,熟悉而又陌生。
作为城市的预言家,喜仁龙发出如此的感叹,“这些美妙的城墙和城门,这些北京动人辉煌的历史的无言记录者,还能在这个世界上屹立多久呢?”在现在看来,不失为一句令人愕然的谶语,当他触摸着粗粝的墙砖,在被睥睨万物式的壮美与精致古朴式的秀美所折服的同时,也倾听到它们发出的哀伤的叹息。
北京的城建史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蓟城,自辽南京起、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在于此,明代永乐年间,由内而外建成外七城、内九城、皇宫各四城的城墙和各自的城门。最有名的城墙当属长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其本身最极致最持久地反映出了中国百姓对围墙式建筑物根深蒂固的信赖,固若金汤的城墙完成了它们保家卫国的使命,卸下沉甸甸的重任继而被奉为世人瞩目的历史遗迹,而承担城市划分功能的城墙却命运多舛。曾几何时,没有城墙便不可称之为城市,可以说,城墙构成了每一座中国城池的骨骼或框架。
城门作为城墙的附属,每日吞吐着进出城市的万物生灵,还有伴随着他们悲欢离合的婚丧嫁娶仪仗队。而如今,满汉分置与“宵禁”等制度早已沦为明日黄花,城墙和城门寿终正寝,那些以线性和垒状相交替奏响的沉稳而有力的节奏在隆隆拆除声中永远画上了休止符,从此失魂落魄。
“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在城墙上留下了印迹——战争时的摧残与和平时的建设,腐朽与勤勉的政府,懈怠与积极的官员,衰败与繁荣的年代,此外还有那些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这座引人注目的防御工事的人们留下的痕迹。” 根据碑铭砖刻上的文字,喜仁龙翻开了古建筑群的历史档案。以南城墙和西城墙为例,明嘉靖年间以及清乾隆后期,都有对城墙的大规模修缮,在清嘉庆和光绪年间也有小规模的修复。东城墙则保留着大量明朝时的遗迹,由于修复不善的缘故,沧桑感倍增。北城墙的与众不同在于,此地聚集着诸多皇亲国戚的宅院,还有如雍和宫、孔庙等的庙宇,古柏碧瓦衬托下的贵族府邸无不诉说着过往的雍容华贵。
从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北京城的区划变动过无数次,北京城的概念也一直处于外延不断扩张状态,名称随之数次变更,城市也不断刷新着新的格局。上个世纪的“梁陈方案”之后,北京的城墙因诸多历史问题未能留存至今,皇家的显赫,平民的洒脱,所有往昔胜景对历史沉思的迷梦都烟消云散了,再坚不可摧的城墙与城门也抵不过稍纵即逝的时光。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8 08:30 , Processed in 2.17993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