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89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陈志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月17日下午,由意大利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一书恳谈会,在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举办。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一书是陈志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陈志华,1929年生于浙江,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陈志华教授的课程有外国古代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文物建筑保护等。他的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再版再刷近百次,是国内建筑系的教材)、《外国造园艺术》以及《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版)等。三十年前,陈志华先生率先在中国从事乡土建筑的考察与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田野调查测绘,并出版相关研究著作,如《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婺源》《诸葛村乡土建筑》等等,是中国在乡土建筑保护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巨匠。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一书是陈志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陈志华先生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意大利做访问学者期间,遍访意大利的近二十余个历史文化名城,数百幢古建筑,并用自然优美、精确平实的笔调,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意大利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随文配有数百幅图片,包括地图与建筑平面图,增加读者的直观了解,使得该书不仅具有阅读与收藏价值,还可以作为意大利深度文化旅行的指南。该书1995年曾经由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发行,但当时仅是一本黑白小册子。2003年,由陈志华修订、王瑞智编辑的彩色图文版一经出版,即深获好评,版权输出到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地。这本书已经成为一本经典的畅销书,读者是具备高中以上对意大利、西方艺术感兴趣的人群,随着近些年国内赴欧洲旅行人数增多,该书几乎是中文图书中唯一的深度文化艺术旅行指导书。有鉴于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7年7月重新修订出版《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恳谈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副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李军,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意大利教授、注册建筑师、作家和摄影家罗杰威以及本书的编者王瑞智作为嘉宾共同参加了本次恳谈会。三位嘉宾在与主持人的充分对话中,从各个角度对本书以及意大利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及其对中国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编者王瑞智说,陈志华先生多年从事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就是他那年在意大利访学的时候学到的文物建筑保护的方法。《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是陈志华先生在八十年代到意大利访学时候的一个副产品,是他的一个游学随笔。但是它的形式既是旅行指南,又是普及读物,里面还有对于意大利文物建筑保护理念的介绍。如果我们去欧洲旅行,如果想对西方的艺术史有一个系统的、实证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最应该去的是意大利,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的现代建筑,在意大利都可以看到。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意大利教授罗杰威则从文物保护的角度阐述了《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的意义,他以生动的案例解释说,文物修复不应仅仅局限在文物本身,更重要的是文物背后的文化,文物只有在有鲜活的生活中,其中的文化符号、民族记忆才能有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正如嘉宾们所讨论的,《意大利古建筑散记》闲暇时可当散文读,旅行时可当旅游手册读,想学习建筑文物知识时亦可当做学术书获得收益,这也是陈志华先生这本“小册子”经年不衰的魅力,也是“意大利是一件大文物”的魅力。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8 08:21 , Processed in 1.80936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