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日用器具进化史》:器具发明遵循着什么逻辑?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89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7-4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用器具进化史》 (美)亨利·波卓斯基 浙江大学出版社
社会
郑渝川
1809年,法国人尼古拉·阿贝特获得了1.2万法郎的奖金,理由是他找到了让熟食长时间保存的方法:将煮过的水果、蔬菜和肉放在瓶里,然后将瓶子放进滚烫的开水一段时间用以消灭细菌。阿贝特的方法在后来陆续被改良,人们先后用锡罐等罐子来保存食物。
保存食物的方法找到了,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很难打开。1824年,英国探险家威廉·帕雷率领的北极探险队所携带的烤牛肉罐头上,还附上了这样的开罐提示:“用凿子和锤子沿罐顶周围敲开。”
1858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艾兹拉·华纳取得了一项开罐器的专利权。这种开罐器设计了两片刀刃的组合,其中一片压住罐头顶部,另外一片会沿着罐顶周边划开。再后来,人们不断致力于改进开罐器。20世纪,越来越多的罐头开始采用拉取式的罐头顶部,20世纪后期,先后出现了提拉式拉环、按钮式内压的易拉罐。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日常器具和物品。器具和物品似乎本来就该呈现出现有的状态,比如上面说到的食物罐头,就该用开罐器轻松打开,而提拉式拉环易拉罐也显得再自然不过。又如,欧美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刀叉,而中国人似乎天生就会用筷子。真是这样吗?
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历史学教授亨利·波卓斯基是著名的科普作家,长期致力于向公众介绍工程设计、文化研究的知识。亨利·波卓斯基在其所著的《日用器具进化史》一书中深入梳理了常见的器具和物品的发明及演化过程,从餐具的发明说起,再一步步讲到水壶、锤子、曲别针、桥梁、汽车,指出器具的演化本身就能很好地提炼出科技演化的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深化对发明、创新、设计、技术之间关系的理解。
刀叉和筷子为何会发生外形演化?《日用器具进化史》书中的解释是,“缺点为改良之母”。器具物品不断改变,才能适应不断发现的缺点,这也意味着,哪怕是生活中、工作中最最常见的小物品,司空见惯的器具,都不是完美的,或者说我们会不断调整对于完美的定义。正因如此,器具的发明和改良从来就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工业时代以来,器具物品的创新速率被不断加快。
《日用器具进化史》这本书指出,只有懂得找出器具物品的缺陷,还能不断尝试解决办法,才可能推动器具物品的进化。书中专门给出了大头针、回形针、感压胶带、玻璃纸、便利贴、订书机、拉链等创新改良案例,指出器具物品的缺陷正是其得以变革的动力。
但需要强调的是,器具物品的革新,并不意味着“最新”就一定会胜过“新”,“最好”一定要比“好”更受欢迎。举例来说,20世纪70年代,麦当劳就曾设计出一种用聚苯乙烯制成的汉堡盒,这种盒子比原有的纸盒、纸包更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一度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发明。但仅仅几年时间,人们就意识到聚苯乙烯塑料餐盒要比纸盒、纸包带来更大的污染,所以前者很快退出了麦当劳的餐厅。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7 23:37 , Processed in 1.97340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