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山里来信》:宁静之眼 平和之心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59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里来信》 舒行著三联书店/生活书店2018-7

舒行在《山里来信》中引用了一首三好达治的诗,其中一句说,“这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宁静的眼睛、和平的心灵。”在山中生活,要看见周遭的植物、习俗、农民的劳作等等,最需要一双宁静之眼。而山中的生活,大约也会让眼睛更为宁静。山中网络不好,远离了电子产品,眼睛所见的都是花草树木,鸟儿家禽,蓝天与太阳,青山与雾岚等等,都是涤浣心肺的事物。

从家乡楠溪江的春天开始,一直写到北京的冬天,舒行在书中饶有兴味地记录了200多种植物。从立春后的阿拉伯婆婆纳、紫花地丁、梅花、荠菜花、碎米荠、宝盖草,到惊蛰后的桃花、玉兰、山矾、马银花、映山红,春分后的新笋、李花,然后是清明的鼠麹草、紫云英、山樱花等等,端午写栀子花、绣球花、白兰花、合欢花、油桐花,立夏前后写凤眼莲、半边莲,然后是五月末开始的蜀葵季节,之后是百合、萱草、木槿、紫薇,盛夏的莲花,八月的鸡冠花、鸭跖草,秋天的桂花、胡枝子,冬月的山茶、蜡梅,不一而足。对植物的凝视,让人感觉到了季节变迁的韵律和美感。

三岛由纪夫在《古今的季节》一文中说:“古今歌人们等待季节的姿态,绝不是简单的‘待春之心’,而是甚至可以看到如饥似渴的心情。刚看到一点季节的苗头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向它呼唤。”舒行对季节的敏感,虽还达不到歌人们的态度,但她的“待春之心”是显而易见的,在庭院角落一棵小桃树每天蓓蕾的变幻中,见出了她喜悦的心情。她对桃花好像偏爱有加,第一篇《早春四日》就着墨桃花,后一篇《山里来信》又写了一整节桃花,这两篇文章相隔一年,对桃花的描述又多出一些新意。不同时间看不同风物的心境也会不同,大自然中的风物在宁静之眼看来,都是灿烂长新的。而在山里度过的每一天,大概于她而言都包涵着自由、广阔,或者幸福。她津津有味地去阐释当天碰到的每一件事物,使日常生活变得很有诗意。她说山里的生活实际上很粗犷,要挑水要捡柴,各种不方便。生活外在的粗糙,并不影响宁静的内心去探访那些清新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无疑是她的精神之光。

《山里来信》中提到的很多植物都有插图对照,可以看图识植物。也喜欢书中写到的楠溪江的风俗,过年的祭祀、拜神,正月的迎佛、龙船,清明的上坟、拜山神,端午门上挂艾草、菖蒲,水里划龙舟,都让人想起周作人笔下的故乡和那些旧时风物,也可见出浙南永嘉一带古风犹存。还有山里的生活,比如春日寺院归来吃笋,采茶季节吃芥菜饭,清明吃鼠麹草做的饼,都清嘉诱人,时令饮食很有古意,使人想起袁中道的日记:“晨起,浓云已散,宿雾未收。初日耀如金钲,挂松枝上。遍岭皆修竹,间以古村,人从竹中行,晓雾尚深。夜饮,煎鲜笋汤荐酒,风味甚佳。”

书中描述的楠溪江风景令人向往。江上的碧水滩林,稻田边的古旧民居,深山中的古村落,森林中的瀑布,遍布紫云英的春天郊野,都凝聚着舒行对家乡的情意,就像她说的,看风景要带着“人情”,自然中一旦融入人情便意味深长。她写山行口渴,路过村庄中的老太太送她柑子,还有陌生村民送她土豆,在邻居家随意摘枇杷,街边老太太随手抓杨梅相赠,这些“山间的恩惠”如今在都市是很难得的。她写油桐花,融入了另外一种“人情”——“透过花枝,看到一位熟识的乡民在下边田里锄地。觉得这花下锄地的人,这一刻特别有生的活力,没有寂寞、颓唐,只见充实,也似乎赋予油桐花特别的意味。”这大概就是宁静之眼所看到的植物和人的联系,因为有了一双宁静的眼睛,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情,再加上沉静的心境,才能写出《山里来信》这般平和的故乡之书吧。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1 22:47 , Processed in 2.28610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