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海派金工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灰铜v1_02绿金v1_01灰金v1_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采访/撰文:忆丼

摄影:陈健

一部中国近现代金银细工史,如果说上海占了大半篇章,恐怕并不为过。从异军崛起到融汇各家精髓,海派工艺经历了从无到兴的迅速传播。工匠与工艺,创造新风尚,又刻经典记忆,一同被后世念念不忘,直至今日。



银楼起,海派生

  就像一声响雷轰然在天际间炸开,鱼贯而入的外地人揭开了近代上海的新篇章。在近代,上海登上了大都市的舞台,霓虹幻影,各种身份的人都在这片乐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他们见证了自己的拐点,或许也是上海的拐点。

  1773年,上海城内开设了第一家银楼。当飘满富贵气息的金银制品大张旗鼓地闯进上海滩,所有的人内心为之一震,这种毫无掩饰的奢华实在足够宣示财富程度。一夜之间,银楼、金铺、作坊破茧而出,大量从事金银细工的能工巧匠纷纷云集上海。能工巧匠甚至很快带来了商机,清道光年间,上海成为全国珠宝首饰的主要集散地,黄金市场交易量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一个世纪后,上海银楼扩至18家,当其他地方的银楼还在专研首饰的传统做法时,上海人已经带着最新式的首饰走在城隍庙路上。在此过程中,混杂着阳刚的激进与阴柔的新风,由无数元素构成的上海传统金银细工发生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嬗变,许多旧观念被颠覆,许多新想法在蔓延。以至于今天,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句:“海派金银细工特色是什么?”




  海派,意如其字,即海纳百川,对于金银细工而言,上海这个地方的优势,首先还不是因为它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地位,而是跟历史有关。能工巧匠汇集一处,大家相互谦卑地“取经”,在时代喧嚣的巨翼之下,能否取得生存之技,能否保持美名远扬,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人们从不间断寻找契机。于是,三大流派显山露水,“本帮”、“广帮”、“东洋帮”开始瓜分上海金银细工的格局。各流派云居,你擅镶嵌,我喜贵料,上海再次喧闹起来,打量的目光有太多的困惑和希冀,人们总希望能从这些竞技中再看出点什么。许多看似此消彼长的关系,却在对抗中相互融合,新派的金银细工应运而生。



  在只有“好”与“不好”评判标准的年代里,海派做工代表着最优良的品质和最佳的口碑,如果说现代工艺早无分家,那么上海银楼存活至今多少带着坚定的意味。有些事物虽时过境迁,却依旧能变得新鲜、有力而永恒。

守之世,谓之匠

  稚气的学生,忙碌的生意人,刚从地铁站出来的上班族,穿梭于各条街道的游客,在每一条初夏的上海街道上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在那些令人目眩的高楼里,上海又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崭新活力。繁华角落处,却有一群人躬身于艺,几乎用笨拙的方式,利用手心的温暖打磨器具,笃信手的力量,有时无关生计。


塑样


制壳


合拢焊接

  张心一,可谓现代海派金银细工的领头人。如今有很多头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老凤祥原创工作室领衔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其中老凤祥原创工作室领衔人的身份,是他每天都要面对的。“我的父辈和祖辈的医术在上海都是颇有名气的,可我却对绘画感兴趣,最后成了一名老凤祥的金银工匠。”张心一的家在上海,是中医世家,上代的光芒并未恩撒在他身上,他画连环画,画素描,不学中医。20世纪70年代,他干脆直接进入上海金属一厂工业中学学习。那里没有教学大楼、没有操场,一间简陋的教室,是由旧洋房的汽车间和佣人房打通而成。在他心里,艺术可以是一次磨难、一次重生,任何时候,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精雕錾刻


镶嵌


脱胶


总装



  1975年,张心一以优异成绩从工业学校毕业,和其他4位同学一起分到老凤祥的大件组。他对这次工作的态度很严肃,脱离了课堂的教学,身处鲜活的金银细工创作,那是一个真正的艺术殿堂,总之,“一切与我们之前如此不同”。现在回想起来,他惊诧于自己的生命中竟然有了这样一段拐点,带领他们重新认识上海老手艺的老师是陶良宝和边炳森,当两位泰斗遇到5位年轻人时,满心欢喜,老手艺在失传的尴尬境地面前,有一线希望便是满庭芬芳,他们恨不得将所有的技艺倾囊相授。



  白驹过隙,青葱少年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某天一抬头,张心一发现当年同一批进厂的人已经所剩无几,改行、出国、另搭火灶,在外人的遐想中,与金银有关的行当是欢快而享乐的,而只有真正陷入其中的人才明白这手边的奢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可冥冥之中,你不再追求,它却又落入你怀中。张心一,大概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开班授徒,生活无忧即可。

修如旧,工有巧

  对于人们而言,修复文物理所当然是博物馆研究人员的工作。可面对损坏的古代金器,这些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犯难,甚至“不耻下问”,因为高手在民间。


火光照耀之下,黄金散发出耀目光芒,富贵自不多言。



  这支民间高手队伍在老凤祥里可寻踪影,当张心一将重心放在管理工作上的时候,他有意将徒弟们推上众人的视线里,沈国兴算是其中的佼佼者。17岁师从张心一,到成为老凤祥第六代传人,沈国兴有着一颗与师傅一样单纯的心。心无杂念的他,却也做过一次冒险的事:修复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批辽代金器。要将一千多年前的文物修复得不留痕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外人的猜忌,他的果断冷静,仿似太极两端,一路波涛汹涌,最终却和睦。



  这批文物总共17件,第一次上海博物馆送来了两件花瓶和扁壶。这些金器具由于常年埋在地下,已严重变形,外表均凹瘪得十分厉害,金壁厚薄不足20丝,而修复要求整旧如旧,不能有形态、颜色的任意改动,不能有丝毫损坏。由于东西特殊,传统的工艺技术用不上,给这几件文物“整容”,得用特制的手术器具,于是沈国兴决定自己设计制作。


抬压是金银细工中最重要的步骤,沈国兴手下每一刀、每一锤的功夫都在考验着自身的功力。

  中国传统手艺讲究“三分手艺要有七分工具”,金银细工也不例外。一件完整的作品从泥塑、翻模、錾刻、修整等一系列工序都是需要工具的配合,凿、挑、拨、弹、扳……手下每一刀、每一锤的功夫都在考验着工匠的功力。錾子是胎压、錾刻、镶嵌的主要工具,也是沈国兴自行制作的手工工具最多的,林林总总有几百把,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光是设计修复这些辽代金器的工具,沈国兴就花了两个星期。中间他又查阅辽代的历史背景,去其他博物馆看展,事在人为,最后,这17件珍宝全在他的手上“复活”了。


錾子紧挨着静静伫立在小铁罐里,却藏不住末梢曼妙的图案。

  有了这次的风光伟绩,沈国兴的知名度着实打响了。之后形形色色的人纷涌而至,定制婚庆金器、名贵木材镶金、寺庙法器等业务展开而来,一切仿似回到了民国时期的上海,上流社会的礼仪与尊贵在金银财宝所造就的幻影中延续,普通人家心心念念着“家中有些金银财宝总归是好的”。

  时间再次跨越两个世纪,来到新世纪的上海滩,除了沈国兴,还有几十名独守奢华的黄金雕刻人。从为生计到传播理想,曲折中前进,即使这两百年的时光轮回一直都不是金银细工的黄金年代,他们依稀记得《考工记》中的古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寂寞的行当,手艺在心间。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1 10:42 , Processed in 2.528481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