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人间花事》:城市森林里 唯美的种花手记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43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间花事》谈瀛洲著   孙良图  漓江出版社
谈瀛洲教授的植物散文一直备受关注,他曾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做过多场关于植物散文写作的讲座,颇受师生欢迎。《人间花事》是谈瀛洲的第一部花事随笔集。

全书以中国家庭中惯常养植的花草为脉络,共记述五十余种植物,如扶桑、昙花、茑萝、仙客来、风信子等,并配有画家孙良44幅古典水墨花卉画作,与相应的篇章交相辉映。

每篇文章从植物习性、往事亲情、文化品格等多重维度娓娓陈述人与花草之间的多种情缘,其中花事典故和种花秘籍信手拈来,更与今人养花轶事相映成趣。比如,《芍药》一文中,谈瀛洲不仅提及芍药的品种与种植经验,还引用了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所说的“情波”,认为与花的凝视似乎也有着能够流注进灵魂的神秘影响,它令人得到美的滋润与温暖,并念及逝水如斯的光阴。

《人间花事》不同于近几年风靡的博物图书或是花草散文集,它既细心观察了自然花草,又细致摹写了种植体验,兼谈细腻绵长的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在写植物时,少取文献而多取第一手的种植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且新颖;在写都市种花、赏花的体验时,亦融入深沉的情感和人文之思。由此可见,谈瀛州的植物散文相较其他同类著述是略高一筹的,他在植物书写中不仅涉及私人化的生活体验,还延展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和博物学空间,因而也就具有了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再者,谈瀛洲的语言与该书的内容也是相契合的:晓畅朴素、气韵生动,正如书中孙良的水墨画,饱含着对细微生命力量与价值的热爱与肯定,两者相得益彰。

而这种散文化的个人写作,与作者本人的德性相互习染、共生。作者的好友,《文汇报·笔会》主编周毅评论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就是谈瀛洲和他笔下花木世界给我的印象。谈瀛洲是君子,他养的花木,亦是君子。相对沉吟,很久了,共同绽放。”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9 22:01 , Processed in 1.07956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