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国产电影百花齐放,产量越来越高,票房也越来越高,但每年几百部电影出品,能够口碑票房双赢的少之又少,当然能够像李杨导演关注底层,16年不改初衷拍出”盲”系列三部曲的良心导演更是屈指可数。
当然电影也是产品,有投入就有产出,人家片商也是需要赚大钱的,拍电影并不仅仅为了脸上贴金。非常佩服李杨导演没有为了赚大钱转型成商业大片导演,而是坚持自己强烈的创作风格,关注底层,关注那些弱势群体,为他们发声,满腔热情的去演绎他们的故事。
李杨导演在2003年拍摄的《盲井》获得30多项国际电影大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是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是一方人性的“盲井”。而后来拍摄的《盲山》也是触及妇女儿童被拐卖的问题,发人深省。“盲”系列第三部曲《盲·道》再次聚焦底层乞讨儿童,这部电影秉承了李杨的一惯创作理念,在冷峻的叙事中泛着人性的温情光芒。
现实主义风格的国产电影并不是很多,贾樟柯和李杨算是风格比较显著的两位导演,贾樟柯主要从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出发,探讨存在的价值意义,而李杨显然有点“公益”而为的感觉,但他所关注的点,是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又的确存在的“盲区”,这也是他将电影定义为“盲”系列三部曲的寓意所在。
《盲·道》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落魄摇滚大叔与流浪失明小女孩冒险与救赎的故事,电影就像一扇窗子,向我们展示了不为熟知的世界,看到人性的丑恶,也看到真善美的复苏。不是一味被恶的嚣张所窒息,而是有希望亦有温暖。
电影有点像现实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萝莉和大叔模式也是很多不同类型电影习惯使用套路,但这套路在李杨这儿没用,我们看到的是内核更深刻更直戳人心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
导演就像作家,有的人一部作品流芳百世,而有的却畅销一时之后很快就被遗忘。李杨的“盲”之三部曲有它存在的价值意义,这也是很多影迷津津乐道的原因。尽管李杨导演作品不是很多,但对现实对底层人群的关注,是值得观众去尊敬和围观的。
李杨是拍纪录片出身,所以他的电影给人感觉很真实,他没有使用大明星,而多数演员都是素人,这虽然不利于电影的大卖,但更具有还原性和真实性,有强烈的代入感。
《盲·道》向我们展示了乞讨儿童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据民政部反应,中国流浪儿童有100-150万左右,他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民工潮以及买卖儿童行为所致。李杨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走访了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关于留守儿童与流浪乞讨儿童的相关报道,据称剧本在审查阶段都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修改。
《盲·道》没有更多的流行元素,但电影的节奏把控,还有矛盾冲突,人物关系的梳理等方面处理得很老道,相信观众会很喜欢。对于如此极富社会高度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导演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不去为他献上一张电影票。 |
插件设计: zasq.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