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刘庆邦陪护母亲日记《我就是我母亲》守望亲情乡情世情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5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著名作家刘庆邦,在这次图书订货会上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这部日记体散文分为上下部,上部写母亲患病住院治疗的日子,下部写母亲病重辞世的最后日子;书后附录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后事》,与非虚构的散文彼此呼应,构成完整一体,在阅读上形成互补。在母亲病重期间,作家本人一直陪伴守护在母亲身边,一百多个日夜,点点滴滴的记录,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日记。这是属于作家的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

  刘庆邦老师曾在一篇创作谈中讲道:“母亲不仅是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我一生的老师,还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若有人问我信仰什么,我会说首先信仰我母亲。有人说我们没有宗教,我说不,宗教是有的,我的宗教就是我母亲。”关于这本书,他对责编陈静说:“这是我给母亲立的一块心碑。”

  该书以白描简约的手法,冷峻隐忍的笔调,写出了陪护母亲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仅视角独特,思想敏锐,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作家写作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在文本上有开拓与创新:时间在现实与过去之间闪回,空间在病房与乡村之间转换,讲述人时而出现,时而隐身,而作家的视角穿越其中,使得作家的写作具备了一种似乎无所不能的包容性,一种复杂多变的开放性。

  刘庆邦是从河南煤矿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他母亲是豫北农村一位平凡的母亲。当得知辛苦操劳一生的母亲病倒入院,身为作家的儿子从京城赶赴母亲病床前守护,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密码。在看似平实质朴、波澜不惊的文字下,却涌动着作家丰沛的情感波涛。通过母亲及姐妹的回忆与讲述,中原大地一角的沧桑变迁、世道人心、风俗人情,在当下与过往的岁月中凸显,堪称一部当代的“世说新语”。同时,在作家笔下,一位散发着女性光辉的中国母亲形象,细雨润物般打动人心。

  这是一部感恩集,感恩一位平凡而坚韧的中国农村母亲;这也是一部守望集,一位大地之子对亲情、乡情、世情的回眸,从而成就了一次对母亲哭吐精诚的情感宣泄。

  该书由五次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刘运来设计,形式的考究呼应了内容的情感起伏,书中配有作者的日记手迹及彩色插图二十幅,四色印制,使得图书的形式本身也具备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15:17 , Processed in 0.72190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