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查理大桥,伏尔塔瓦河上的金桥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最喜欢划着我的小船沿伏尔塔瓦河逆流而上,然后仰卧在船中顺流而下,欣赏不同的桥... ...”卡夫卡在写给女友米莲娜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写道。



查理大桥一直以来都是那些艺术家,摄影师和诗人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他们在作品里所流露出的无一不是对这座大桥的敬意。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在冰冷的鹅卵石上,阳光渐渐普照大地,大桥两端雄伟的哥特式桥塔交相辉映,这样浪漫的景致可谓是独一无二的。远处布拉格城堡慢慢被晨光染红,大桥两侧桥栏上的巴洛克式雕塑栩栩如生,毋庸置疑这里是欧洲景色最美的地方之一。

布拉格以伏尔塔瓦河为界,一边是东岸老城,一边是西岸城堡山,而连接两岸的就是伏尔塔瓦河上的桥。其中查理大桥最为著名。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布拉格市伏尔塔瓦河。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大桥。查理大桥还是当时加冕御道的一部分,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查理大桥是捷克较负盛名的古迹之一。

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在桥上可以观赏到街头艺术家的表演,还有一些手工艺创作表演,已经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在桥上还可以买到很多艺术品,表现查理大桥的水彩画,以及身着传统捷克服装和宫廷服装的木偶。

查理大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现在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该桥使用波希米亚砂岩建造。有一个传说,用来粘合石块的灰浆中加入了鸡蛋,使其更加坚固。这一传说无法证实,后来现代的人们进行了科学实验,检验灰浆的无机和有机成分。最终查理大桥的灰浆中使用了鸡蛋得到了证实。

如何才能最好地欣赏这座世界上最美丽的中世纪大桥呢?清晨第一时间便出发前往查理大桥,或许可以独自站在桥上享受这美景。看着那些桥头艺人,画家或卖特色纪念品的商贩,您或许才能更好地体会这座横跨两岸长达650年之久的哥特式大桥真正的底蕴,当之无愧为伏尔塔瓦河上的明珠。

在桥上巡逻的警察蜀黍
1357年,当时波希米亚王朝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被国王查理四世钦定在伏尔塔瓦河上设计并建造一座石桥。圣旨一到,这位年仅27岁的来自比尔森的年轻人竟长跪不起,他发誓一定建成一座全欧洲最好的大桥。 大桥造了漫长的六十年,年轻人最终没看到他设计的大桥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在500年后却成就了他成为波希米亚历史上最具魅力的天才。

1874年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并一度想结束生命。

“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撞击着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后来作曲家的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

在查理大桥边坐落着斯美塔那的故居,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那份早已乏黄了的《我的祖国》原始曲谱。在曲谱的留白处,斯美塔那用斯拉夫文标注着查理大桥和伏尔塔瓦河的字样,因为这是他生命的源泉。所以交响诗《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也就是最著名的乐章就叫做《伏尔塔瓦河》。

另一位天才名叫卡夫卡,这位出生在查理大桥桥墩边上的犹太人,干脆把查理大桥称之为是他生命的摇篮。1934年5月,静静地躺在维也纳郊外疗养院里的卡夫卡,让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

卡夫卡去世后,雅努斯出版了著名的回忆录《卡夫卡对我说》,雅努斯在书中写道:“我经常会为卡夫卡如此钟情查理大桥而吃惊,他从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发现他竟在夜晚借着路灯的光亮在数着桥上的石子……”  

这份源于查理大桥的乡情,终于在卡夫卡死去十年后感动了捷克人。1944年纳粹占领捷克,卡夫卡所有的作品全都成了畅销书。而到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当另一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投奔西方后,卡夫卡的乡情文学更是成了捷克人爱国行动的精神寄托。如今的捷克人说:“米兰·昆德拉没有了祖国,而卡夫卡不但有祖国还有人民”。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8 09:45 , Processed in 1.23404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