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裸熊”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937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oniao290 于 2017-8-15 09:01 编辑


 

  文/悦涛

  华为和腾讯因为微信数据的问题掐了一下,又撩起“隐私”这话题。其实这个话题已经没有意义。

  你觉得自己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其实早就脱光了。既想活在线上,又想把自己藏起来?

  然而,嘴上说着不要,身体是诚实的。数据在网上的飘散,是人们主动的行为,不是机器抢过去的。

  你觉得今日头条挺好,想看什么就推什么,因为它懂你啊。它为啥懂你?因为它明窥了你。它不止窥你在头条上的数据,它还会抓取、买、你在其他地方的数据。

  从Facebook不停给我发邮件邀请的时候,我就放弃了“我还能有隐私”的想法。当它给我发了上百封邮件提醒我有好友在Facebook注册的时候,我跟Facebook之间没发生过半毛钱关系。八成是挂掉了的msn把关系数据卖给了它。微软这样的大块头都卖数据赚外快,就别想着其他公司能拿你当回事了。

  比如这种,你信不信?


  那这个呢?


  总之吧,你的每一次输入、行为、动作、地点、浏览、电影、消费、工作、收入、求职招聘、吃喝玩乐住用行,都被各种你用着很方便的互联网工具记录在案。所以说打击隐私包括数据转卖,我是不信的。互联网时代,监管的速度远远滞后于“暗网”的速度。隐私才是有价值的。人人都能看到的公开信息,没有价值。即使有价值,也需要经过统计计算推理演绎,才能转化成有价值的用户画像或者精准定位。


  互联网的基因就是连接一切,直到把一切东西数字化,包括人本身。它是通过挖掘人们内心的真实欲望来实现的。最快的过程就是过去十年里发生的,智能手机突飞猛进的十年。手机已经是人体附件,在这之前,你的行为通过空气不会传播。

  现在,你越来越多的行为转化为标准的电子化语言,被记录在案。电脑时代,它只知道你看什么,现在它还知道你做什么。你所有线下的所做所为,几乎都有线上对应的一笔行为。搜索查询、定位、支付、购买、交通、吃穿住用行。不是你贱,是它方便。给你提供服务,顺便搂点数据过来,你也不太在乎的。

  这还不算完,将来,你想做什么,它会提前知道。足够多的数据记录了你的习惯、喜好,然后根据某时某地某场景,系统觉得你大概率可能干的事情,最后一般八九不离十。好了,这是将来式。

  现在的互联网数据传递,还停留在信息传递。但是悦涛这两天走了些公司,觉得很快会升级到传感,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各大巨头公司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去挖掘、接入那些最有价值的数据和最有可能技术突破的连接能力、传感技术。甭管政府的,企业的,个人的。还真想象不出来,将来的那个超级系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软件和硬件、生产和服务,早就开始跨界,也肯定会打架的。华为VS腾讯,阿里VS顺丰,连微博都和今日头条掐起来了……

  其实这事,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几个大佬一本正经地侃过。

  马云是这么说的:

  你还是希望生活在20世纪中完全隐私,那是农耕时代的落后,今天你以为你的隐私没人知道,其实人家都知道,只是人家想不想知道。

  电脑根本不在乎你是李彦宏还是刘芳菲,它只在乎这个ID出来的行为是这样,但是人可能就很关心李彦宏在干什么,这是很危险的。

  第一,人类会适应。现在你已经搞不清楚有没有人知道你自己。

  第二,大家担心交通事故的路不会出交通事故,但是不担心的交通事故的路才会出交通事故。

  李彦宏:

  隐私是媒体公司感兴趣,互联网公司不感兴趣。

  互联网公司其实是一堆服务器,没有人真正把它拿出来仔细看看某一个人在干些什么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像马云说的我买什么东西他可以知道,但是他不会去看。

  每天几亿用户使用互联网使用各种各样的服务,隐私不是一个问题,对媒体来说也许是一个问题。

  张朝阳:

  移动互联网之后,大公司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那么多APP可以完全知道你在什么位置。

  互联网掌握数据越来越多,尽管这个数据跟名字挂钩,我们只要多做几步,把电脑号码跟ID关联,稍微做几步就几乎知道你是谁,你在干嘛,你的经常行为是什么,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

  瞅瞅,只有人家张朝阳站在用户这边:大公司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主要是心里有气:数据全被你们扒去了。论搜集数据的能力,搜狐跟另两家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但是,光有海量数据也没用。比如移动、联通、银行,掌握的信息、金融、ID数据的完善程度,曾经是最多的。结果电信运营商把数据都卖给了骗子公司,硬是养活起一个电信诈骗行业。

  数据是一个流转、处理、运营的生意,在有的人眼里是蛋糕,在有些人手里只是面粉。

  整个流量世界里,腾讯拿了最多的数据:社交、门户、娱乐、支付……C端在手,要嘛嘛有,虽然不都成功,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想一想,最容易犯选择困难综合症,因为干什么看起来都是容易的。

  阿里手里拿的数据不是最多,但是最有效:企业的、消费的、金融的……都直接对应交易、买卖、生意。

  百度,本来是信息处理能力最强的。但是做电线杆贴小广告挣钱太容易,把移动端信息分发生意让给了今日头条。

  但是不管哪一家,你觉得你的隐私能有活路不?笑话。你有隐私还要他们做什么?

  人已经被网络奴役了,现在是手机,未来是其他附件。

  王牌特工这部电影是个挺好的预言。反派控制人类的武器就是一款超级手机,动动手脚,就能让人类陷入集体的情绪共振。现在已经差不多是这个情况,虽然没那么暴力。手机这个初步的触觉延伸,已经让人们欲仙欲死。大家刷一样的,聊一样的,吃一样的爆款,转同一篇爆文,看一样的电影。就是撕逼,也是在一个频道上的才撕起来。已经把人们的脑袋和情绪连起来了。

  只是刚刚开始。以后的连接方向,就是从传信走向传感。你脑子里浮出一个幺蛾子的时候,另一端已经感知到了。

  当然阶层还是在的。快手和豆瓣还是尿不到一壶里。但是你们这些物种都在老大哥的眼里。你瞪着手机的时候,也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人类生活线上化的过程,虚拟社会来临的过程,会消灭很多概念。其中一种是隐私。传统的伦理也会一一被解构,再重构。


  现在还有人说“我做个低调的人”。客观上,你已经不可能是个低调的人。

  连庙里的和尚都在用手机念经。

  监管,限制,都无济于事,这是一场被人类自己欲望推动的进程,无非是换个方式勾你入局。

  你留数据,是VIP,不留数据,就是路人甲。

  “好吧,我不用手机不联网。”

  对不起,你会被将来的数字化社会当成‘病毒’处理掉。

  因为是个不明来源的“数据”,

  没有ID的非法生物……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0 03:57 , Processed in 1.06281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