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推理·驚悚] 《50万年的死角》作者:[日]伴野朗【EXE+CHM】【原创】

[复制链接]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0万年的死角》作者:[日]伴野朗 丹东译
  内容简介:日本偷袭珍珠港当天,一小队日军奉命前往北平协和医学院,接收人类至宝北京猿人化石。不料当天深夜,天安门广场上一具死尸旁,赫然躺着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人类的老祖宗究竟被藏在哪里?最后又会落到谁的手上?
  作者简介:伴野朗(1936年7月16日-2004年2月27日),1936年生于日本爱媛县。东京外语大学中国语科毕。大学毕业后进入朝日新闻任职,隶属外电部门。曾任朝日新闻上海分局局长,对中国问题及历史极有研究。
  1976年伴野朗由《五十万年的死角》登上文坛后,开始了旺盛的创作活动,1984年以短篇小说集《受伤的野兽》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1989年底他辞去记者工作,专心写作。到2004年2月27日由于心肌梗塞导致的并发症突然去世(但伴野朗的好友、集英社文艺编辑部编辑长龙圆正宪声称,真正死因是脑中风),伴野朗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在推理小说,冒险小说和历史小说各领域,共出版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及作品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中国为题材。
  和陈舜臣一样,伴野朗的推理小说也带有鲜明的历史小说特色。这也正应了陈舜臣在他的《推理的乐趣》一文中写的那样:“所谓推理小说,岂不就是史料与作者的推理及虚构的混血儿吗?”又说“以史料为基础,将史料加以重新组合、照应、再加上作者的推理,这岂不就是历史小说的基本写法吗?”[1]
  伴野朗的中国题材的推理小说除个别作品取材于古代(如1994年出版的以日本唐代留学生、诗人阿倍仲麻吕及中国诗人李白为主人公的《长安杀人赋》)之外,绝大部分取材于中国现代史,而且相当有特色,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猎奇”!
  其中,有以周恩来为主人公的《北京之星》(光文社1989)和《白公馆少女》(新潮社1992),有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策划暗杀毛泽东的真实事件为题材的《暗杀毛泽东》,有以蒋介石从各地收集黄金为题材的《蒋介石的黄金》,还有以中国上海为背景的一系列长短篇推理、冒险小说,如《上海紧急出动》(中央公论1984)、《遥远的上海》(集英社1992)和短篇集《上海传说》(集英社1995,含7篇作品:《雾中的百老回公寓》《血腥的76号》《游船码头之怪》《静安寺路的袭击》《爱憎的外滩》《疑惑的跑马厅》《南京路的幻影》)等。
  最后,为“猎奇”的推理小说画上圆满而且惊艳句号的是他在2001年,也是在他去世之前发表的推理小说《暗杀陈水扁》,以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为题材,描写时任“领导人”的陈水扁与“副领导人”吕秀莲在竞选连任时,坐在车内在人群中穿行时遭到枪击受伤,但却因此博得了选民同情而胜出。在伴野朗去世不久进行的台湾第三届“领导人”的自由选举中,果然发生了这样的暗杀陈水扁的事件,而且其情节竟然与伴野朗所描写的不谋而合!虽不能排除枪击者事先读过伴野朗的这部小说并加以模仿,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伴野朗出色的推理能力。
  日本小说中有关中国题材的很多,主要是历史小说,但还有一类以现代中国为背景的小说,这种小说以一个中国人熟知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但主人公却是日本人。在2004年去世的伴野朗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2]
  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部的伴野朗原来是一位记者,曾经担任《朝日新闻》上海支局长达十余年。伴野朗派驻中国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那时中国还在“文革”之中,除了政治上的动荡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可是当时的《朝日新闻》有个规矩,就是驻外记者笔不能停,哪怕实在没有东西可写每天也要根据驻在国的文化历史编造一个架空的故事发回本社。这种奇怪的制度逼得伴野朗成天要阅读中国历史,还要到处东游西荡,这样才能每天编一个故事交差。
  “乱步奖”是一个由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江户川乱步设立的奖,专门授予出色的推理小说。江户川乱步原名平井太郎,因为崇拜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故此改名。江户川乱步在日语中的发音为“EDOGAWARANPO”,和埃德加·爱伦·坡的发音极为相似。
  伴野朗真正开始写小说是受到同僚日下圭介在业余时间创作的小说《那些蝴蝶们》在1975年获得了“乱步奖”这件事的刺激。伴野朗认为自己在上海编了那么多年故事,没有写不出小说的道理,也没有拿不到什么奖的道理,于是在1976年推出了他的处女作《五十万年的死角》,果然获得了1976年的“乱步奖”。《五十万年的死角》是写抗日战争时期,围绕着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新生代研究所保存在周口店猿人化石失踪事件,在日本特务机关和国共两党情报机关三方之间展开的明争暗斗。
  伴野朗初期的小说都是类似于《五十万年的死角》之类的在历史的空隙中插入想象,像描写原陆军参谋、国会议员政信离奇失踪的《太阳在湄公河沉没》;描写日本海军为了准备和清朝开战而从法国购买的巡洋舰“亩傍号”在从法国回航的途中在南海神奇失踪事件的《九头龙》;描写著名间谍佐尔格的《佐尔格的遗言》;描写围绕蒋介石运往台湾的黄金而在国共情报机关之间展开的争夺《蒋介石的黄金》等(80年代末的《世界之窗》上曾经刊登过《蒋介石的黄金》的详细故事梗概)。
  业余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1989年,他辞去了《朝日新闻》的职务,开始了专职写作。
  伴野朗的作品主要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国历史小说,像写汉武帝的《太阳王武帝》,写郑和的《大航海》,写明太祖朱元璋的《朱龙赋》,写班超的《大远征》,写郑成功的《南海风云儿》,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安杀人赋》;另一类是背景为现代中国的惊险小说,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还有《故宫珍宝漂流记》、《遥远的上海》、《白公馆的少女》、《上海发出夺回指令》、《雾都密约》、《第三个原爆》等,还有一类就是利用原来当新闻记者时积累的素材写的背景在日本国内的侦探小说,但是这类小说也大多和中国有某种关系,或者从每个和中国有关的传说开始,比如《香港来的男人》等。
  长期从事新闻记者的经历,使得伴野朗经常能设计出精彩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比如在《第三个原爆》中,伴野朗设计出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美国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弹不是两个,而是三个,但其中在东京投放的原子弹由于出现故障而没有爆炸,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围绕着如何处理这一枚原子哑弹,日本各派力量开展了一场大搏斗,结果一些年轻少壮派军人为了日本的将来,为了给即将占领日本的美国人制造出一个制衡力量,把这枚原子弹交给了苏联人,这就是苏联人能够很快打破美国核垄断的原因。这种匪夷所思的结局,加上故事本身就取材于大家关心的历史大事件断面,再加上翻开书本就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使得伴野朗小说很有人气。即使是中国人也会喜欢伴野朗,他对上海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交界一带,也就是旧法租界地区的描写,已经超过了描写场景的需要而含有一种淡淡的可以称为“乡愁”的伤感,要知道伴野朗可是日本人。
  伴野朗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功,使得他可能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1992年公演的由伴野朗亲自编剧导演、与中国合拍的《落阳,在旷野上燃烧》却惨遭失败,大量采用的明星也帮不了伴野朗的忙,斥资50亿日元巨款的日活公司也由于这次失败而倒闭。
  这部电影是根据伴野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内容描写石原莞尔为了建立伪满洲国而筹集所需要的资金的故事,里面大量地描写了关东军贩毒的细节,按理说这类惊险电影无论在日本或中国都不应该缺乏市场,但中国后来对这部电影的发行失去了兴趣。由于种种原因,伴野朗的小说介绍到中国的不多。伴野朗逝世时只有68岁,对于作家来说还很年轻,如果伴野朗还能多活20年,肯定还会写出更多的好小说。
  伴野朗的主要作品有:《太阳在湄公河沉没》《暗杀毛泽东》《蒋介石的黄金》《暗杀乾隆帝》《唐玄宗皇帝》《Harimau》《从香港来的男人》《旷野里的落日》《吴?三国志》《诸葛亮死亡之谜》《伍子胥》《元寇》《南海的风云大将?郑成功》《第三颗原子弹》《五十万年的死角》《大远征》《孙策之死》
  -------------------------------------
  副标题:“北京人”奇案追踪记
  作者:(日)伴野朗
  译者:丹东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年:1984.11
  页数:205
  定价:0.87
  装帧:平装
  统一书号:10003-005
  --------------------------------------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22:42 , Processed in 2.010322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