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糖尿病也能被“吓”出来 多吃这种食物防糖尿病!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447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糖尿病又称“消渴症”,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得病后该如何保护自己?人民健康网打造了《“健”识早知道》专栏,本期专为您说说糖尿病的哪些事,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
糖尿病成了癌症元凶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系的研究者近日发现,全球近6%的癌症病例(合计80万人)是由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导致的。
研究人员对2012年175个国家12种癌症的发病率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的癌症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与高体质指数(BMI大于25)存在相关性的类型,包括结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癌等。分析结果显示,近6%的癌症病例是糖尿病和高BMI的综合作用所导致,其中高BMI原因占到3.9%,糖尿病原因占到2%。据估计,2012年全球约25%的肝癌和食管癌及38%的子宫内膜癌是由糖尿病和高BMI导致。
这项发表在英国《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提示,除了吸烟这一传统致癌因素,糖尿病或肥胖也是潜在的致癌因素,必须引起警惕并加以防范。
糖尿病能被负性情绪“吓”出来
一般认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是患糖尿病的最大原因,但情绪也可能是形成糖尿病的一大元凶。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斌华解释,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功能有关,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
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时间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而且不良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内分泌功能的减退,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所以不良心理最容易使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血糖会短期内升高,且控糖也会更难。
糖尿病与负面情绪增加之间也有直接关系。女性往往受情绪影响较大,而紧张可以引起人体激素的释放,引起血糖的增高。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引起抑郁和焦虑,而负面情绪也与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一旦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要进行合理地宣泄,此外,家人要多体谅患者,除了关注血糖,也要关注心情。
糖尿病也会互相“传染”
糖尿病是可被“传染”的,不过传播的媒介并不是细菌等传染源,而是生活方式。
尤其是夫妻之间。很多同为上班族的夫妻,下班后为了图省事,经常用快餐、小点心、方便面等食品随便应对。周末休息则更多选择一起窝在家里。失衡的饮食结构,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血糖随着体重“步步高升”,最后一起患上糖尿病!
工作狂当心糖尿病
33岁的薛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骨干,平时工作十分拼命,常常加班到八九点钟才能回家,晚饭不是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店对付一口,就是饿到回家以后再吃宵夜。结果,工作上深受领导赏识的他,年纪轻轻就得了2型糖尿病。医生告诉他,现在的年轻白领特别容易成为2型糖尿病的“攻击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工作狂”人群精神压力大,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血糖、血压等指标也随之变化,而反复的应激性高血糖可以对胰腺分泌功能产生持久性损害。不规律的饮食对血糖波动也有巨大影响。久坐不动会导致肥胖,肥胖及其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另外,“工作狂”不规律的生活严重影响体内肠道菌群的稳态,从而促进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针对这一人群,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袁慧娟提出以下建议,帮助其降低糖尿病风险。适当运动,保持健康心态。保证正常规律的饮食。如果没有时间出去吃饭,就需要提前做些准备。
三大因素让女性患糖尿病风险更高
1.女性妊娠期
相关数据显示,七分之一的孕妇会受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高龄妊娠会加剧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此外,育龄期的妇女,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也有相当比例,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加剧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2.女性更年期
在更年期时,女性常常会出现激素的变化,以及这个时期很多女性对体型的要求有所降低,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
3.女性肥胖
徐谷根介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和肥胖密切相关。其中,约50%的2型糖尿病、30%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10%~40%的癌症是由肥胖或超重引起的,很多数据表明,BMI大于35的女性患有糖尿病的相关性达到了90%以上,而同样BMI大于35的男性只是40%多。
减重有助缓解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是导致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开展了这项名为“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的研究。他们在英国招募了近300名患者参与试验,其中一半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另一半则参加结合体重控制项目的基础护理,这包括持续3—5个月的低热量饮食。
结果显示,一段时间后,那些体重减少15公斤或更多的病患中,86%的Ⅱ型糖尿病症状得到缓解;减少10—15公斤的病患中,57%得到缓解;即便只是减少5—10公斤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也达到34%。相比之下,接受常规护理的那一组病患里,这一比例只有4%。
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Ⅱ型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与体重减轻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多吃坚果防糖尿病
人们通常认为脂肪有害健康,但有些脂肪其实对健康是有益的,例如欧米伽6脂肪酸。美国塔夫斯大学、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摄入欧米伽6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欧米伽6不饱和脂肪酸常见于葵花籽等多种坚果及大豆。这类脂肪酸有很多种,亚油酸是最主要的一种。与其他脂肪酸不同,亚油酸无法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补充,因此也称必需脂肪酸。
早期干预可阻断糖尿病进程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建议,中年女性一定要加强生活方式的管理,保持运动、保持体型。
肥胖转变成2型糖尿病的几率非常高,若等到确诊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时则一辈子难以治好。
徐谷根呼吁,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在胰岛素抵抗时就要开始“治未病”,甚至在肥胖引起血脂高、尿酸高等代谢综合征时就要开始干预,应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糖耐量试验等。
做好三件事 糖友也可以长寿
糖尿病就像没长大的孩子,只要好好地照看好它,照样可以健康长寿。
最好的榜样当属几百名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乔瑟林糖尿病研究中心“50年奖章”获得者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糖尿病人只要控制好血糖和并发症,一样可能长寿到老。前提是你要做好这三件事:
1、积极治疗:每年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值,按时服药或是注射胰岛素,控制好血糖。
2、坚持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的运动
3、控制饮食:定时定量吃饭,不要胡乱吃喝。
糖尿病患者饮食记住四句话
吃干不吃稀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吃“干”的,比如:馒头、米饭、饼。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
吃硬不吃软
同样是干的,我们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这也是因为越软的食物越容易消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升糖也越容易升高。
吃绿不吃红
很多糖尿病患者面对众多的食物都不能确定哪个是该吃的,哪个是不该吃的。一般,绿色的蔬菜多是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可以多多食用,而红色的蔬菜含糖相对较高,不宜食用。比如说,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明显升糖,黄瓜就不会明显升糖。
定时定量,化整为零
定时定量是指正餐要定时定量,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5 12:15 , Processed in 0.78596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