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聚焦“下等人”的故事:任晓雯短篇小说集《阳台上》出版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47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晓雯与李伟长谈“如何理解一个短篇小说——《阳台上》的九种读法”(摄影:朱晓咏)

  8月16日,上海图书展第二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作家任晓雯《阳台上》新书发布会"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评论家李伟长和本书作者任晓雯出席活动。二人就“如何理解一个短篇小说——《阳台上》的九种读法”这一活动主题,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关于《阳台上》的阅读感悟。

  任晓雯,小说家,著有《好人宋没用》《浮生》系列等7种。作品被译为瑞典文、英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德文等。曾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首、《南方周末》文化原创年度好书奖、华文好书奖等。根据其短篇小说《阳台上》改编的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阳台上》2018年6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了任晓雯近二十年间的中短篇小说九篇,无论从题材、人物角度选取,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都体现了一位前途无量的作家在文学写作的早期阶段所做的艰辛努力和有趣探索。书中作品大多聚焦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生存挣扎,喜怒哀乐,或者性格冲突。人物视角也分多种,有男性视角,女性视角,还有儿童视角。虽然作品表现的生活形态各异,人物性格多种多样,但是,每一个作品都在同类小说中有不同向度的明显突破。一方面,足见作者结构故事颇具匠心,另一方面,也能感到作者对人性的开掘之深入。

“作家任晓雯《阳台上》新书发布会"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摄影:朱晓咏)

  评论家李伟长说:任晓雯的小说特别容易让我想起另一位小说家沈从文。沈从文说自己写了很多“下等人”的故事。当年叫下等人,现在我们习惯用的概念是普通人、底层等等。任晓雯的小说里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她的小说和时代的关系特别紧密,但这种紧密不是特意的。在我的概念中,一个好的小说家绝不会取悦某一些人,不会取悦读者,不会取悦评论家,甚至不会取悦某个时代。此外,一个好的小说家,也不会去尝试激励,或者鼓励别人。这不是小说该有的事。任晓雯做着的,就是一个小说家该做的事情。一个事情是什么样子的,她就尽己所能把它按照本身的样子呈现出来。如果是苦难,她就书写苦难本身;如果是胜利,她就对准胜利本身;如果是欢乐,她就呈现欢乐本身。作为小说家,任晓雯一直坚守着这一职业道德。当我们想要控诉一个东西时,我们的控诉就受制于控诉对象。而随着时间推移,控诉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控诉便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意义。当我们去刻意赞扬某个东西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小说的敌人不是读者,也不是评论家。它的敌人是时间,漫长的时间。任晓雯是谦虚的,她说最理想的读者是她自己。她既不愿揣测读者的心思,也不愿有意迁就读者。于是也就有了这本《阳台上》。这里的很多故事跟上海相关,也跟这个时代相关;跟年轻人相关,也跟已经长大的我们相关。

  任晓雯也对评论嘉宾、参会媒体、与会读者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谈及《阳台上》的创作体会,任晓雯说:短篇小说《阳台上》写于八年前。那段时间各地发生很多拆迁的事件,于是便萌生了以“拆迁”为由头创作小说的想法。事实上,在我的很多作品里面,最初的灵感都来自社会现实和新闻事件。只是小说并非新闻。在虚构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我个人对现实的认识,小说就会发生变形,变得与最初的现实完全不同。小说是作家的头脑和想象力的产物。当我们开始讲述一个事件,会有很多种进入的方式。小说家总会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这不仅涉及到他们对社会的理解,也涉及到对小说的理解。我认为在小说中嘲讽或者控诉,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态度。小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情、怜悯、感同身受。在我创作小说的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觉得我是更高、更正确或者更接近真理的那一方。我的小说都是写到我自己满意为止。在有些作家看来,写作的关键词是才华和激情。我却愿将写作当作一项中老年人事业。相比年轻的狂放肆意,我更爱中年的审慎勤勉。《阳台上》这本小说集,以我三十岁以前的作品为主。虽然这些作品也受到过鼓励,但当人届中年时再拿出来,未免令我心虚。我在向前走,在不断更新,在将自己甩到身后。回顾过往,总带了点悔其少作的遗憾。不过按照奥登的看法,诗人的成熟过程“要一直持续到老。”小说家应该同理亦然吧。这样说来,悔其少作倒要被视作优点,甚至可能将是写作生涯的常态。我也有理由克制一下自己的遗憾了。

《阳台上》   任晓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阳台上》内容简介

  张猛导演 周冬雨特别出演 电影《阳台上》原著小说

  包裹在偷窥中的隐痛  暗藏于杀机里的温暖   

  《阳台上》精选了著名作家任晓雯近二十年间的中短篇小说九篇,无论从题材、人物角度选取,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本书都体现了一位前途无量的作家在文学写作的早期阶段所做的艰辛努力和有趣探索。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写作者初入文学腹地之后的左冲右突,是直觉性的生命记录。”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聚焦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写他们的日常生活,生存挣扎,喜怒哀乐,或者性格冲突。人物视角也分多种,有男性视角,女性视角,还有儿童视角。从小说类型来看,有的类似复仇故事( 《阳台上》 ),有的类似科幻小说( 《我是鱼》 ),有的类似鬼故事( 《阳间》 )……堪称色彩纷呈。

  虽然作品表现的生活形态各异,人物性格多种多样,但是,每一个作品都在同类小说中有不同向度的明显突破。一方面,足见作者结构故事颇具匠心,另一方面,也能感到作者对人性的开掘之深入。

  编辑推荐   

  近几年任晓雯的创作势头正健,2017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好人宋没用》应该是作者目前最成熟而有代表性的作品,斩获如茅盾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小说集里的作品,我们能够清晰地理出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像《阳台上》这一篇,观察细致入微,文字节制筋到,擅长用白描手法说明人物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写出人物内心的复杂与波折,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短篇佳作。像《乐鹏程二三事》这样的作品,似乎是任晓雯近几年潜心写作的《浮生》系列的先声,表明一个作家的写作自有其发生史的谱系。而《我是鱼》这篇据说特别得到瑞典翻译家伊爱娃的欣赏,呈现了作家在我们熟悉的笔墨之外其实还曾经有过别样的尝试。

  《阳台上》的同名电影由张猛导演,周冬雨参与演出,今年公映。小说与电影交相辉映,相信受众会在读者与观者身份转换中领略同源故事于不同艺术形式中的魅力。

  作者简介   

  任晓雯,著有《好人宋没用》 《浮生》系列等。作品被译为瑞典文、英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德文等。曾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首、《南方周末》文化原创年度好书奖、《南方周末》外稿奖、华文好书奖等。

  由短篇《阳台上》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18年公映。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1 10:47 , Processed in 1.58076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