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流金岁月:“人艺二代”眼中的《人艺往事》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4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艺往事》  牛响铃 著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月28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艺往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菊隐剧场举行。发布会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菊影戏剧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由已故著名导演焦菊隐先生之子、北京菊影戏剧研究中心发起人焦世宁主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赵同富、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平、与会嘉宾孙毓敏、黄峥致辞,人艺老艺术家代表李滨、丁里、张福元,《人民日报》社会版主编李智勇抒发了对话剧、对人艺的热爱,作者牛响铃介绍了《人艺往事》成书过程。

  正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所言,“牛响玲女士和焦世宁先生是北京人艺的孩子,他们生在人艺、长在人艺,对北京人艺有着与生俱来的真挚感情,北京人艺看着他们长大,以身边人的视角讲述了上至艺术家、下至行政职工的点点滴滴,向喜爱北京人艺的观众和读者们展示了舞台之外的人艺形象。这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一个个往事,也是北京人艺一段一段鲜活的历史。”

  《人艺往事》中的系列文章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连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人民日报》总编辑室主编李智勇评论说,牛响玲的文字犹如“口述历史”,不仅有身为人艺子弟的独特视角,而且细节丰富、语言幽默,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人艺老演员李滨将这本书形容为“人艺博物馆的‘外传’”,无论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人艺人,都在牛响铃的笔下有所记录,并且充满了生动的“烟火气”。

  牛响铃说,当年人艺的宿舍在史家胡同56号,自己就是在那个院子里出生、长大,“它就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我生活中的源泉,它带给我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使我幸福,也让我悲伤。就是这些年,院子里那些曾经用自己一生去打造剧院的前辈们,却悄悄的、慢慢的、不知不觉的离开了,就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用自己高超的艺术修养,把北京人艺打造成了世界一流表演水平的剧院。北京人艺是东方的明珠、是中国话剧的典范,像《龙须沟》、《茶馆》、《蔡文姬》、《日出》、《骆驼祥子》等等经典剧目演到至今,仍然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说明好的文艺作品是不朽的。我就更对那些老人不愿忘怀,也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把他们遗忘,一本《人艺往事》的怀念真是远远不够,我只是在奋力的表达,表达我对他们那份炽热的爱!”

  关于作者

  牛响玲,1955年生于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牛星丽、金雅琴之女,专栏作家,焦菊隐工作室总策划,北京菊影戏剧研究中心董事长。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设《人艺往事》专栏,深受读者喜爱。

  关于本书

  《人艺往事》以一个从小在人艺大院长大的人艺子弟的视角讲述了一群热爱话剧、热爱生活的人艺老艺术家们的故事,不但展示了人艺老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更揭示出人艺的风格以及其之所以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本书分为第一章牛爸牛妈,第二章焦菊隐,第三章角儿们,第四章流金岁月,第五章幕后,以及后记。除了牛星丽和金雅琴之外,还记述了焦菊隐、于是之、蓝天野、朱琳、李婉芬、英若诚、林兆华、濮存昕、杨立新、英达等人的逸事,读来颇有味道。虽文章短小,但以自己几十年人艺大院的浸淫,对这些艺术家有一肚子故事要说,常发人所未言,寥寥几笔,把人物刻画得非常到位。该书的特点,一来文笔京味儿十足,生活气息浓厚;二来对这些大艺术家的描写,避实捣虚,扬长避短。对人艺感兴趣的大众来说,是一本可以捧卷的读物。

  “他们说”

  我只希望将来哪怕是失败了,大家能明白,这一切的付出是为了中国的话剧事业,为了有一天中国的话剧能被世界承认,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对我们的人,也不能不站起来为我们的演出鼓掌。——焦菊隐

  我们北京人艺,再出十个八个的影后也没问题。——金雅琴

  观众看了那么多好戏,喜欢那么多演员,而出好戏、造就好演员的地界儿,是人艺人的生活圈。——濮存昕

  响玲下笔,往往选主角人生中的两三横截面,或生活中一个动作,或舞台上一个眼神,勾其轮廓,少渲不染,戛然而止……老艺术家的大半生经历及独特人格,响玲或得之于父母,或得之以亲历,加以数十年酝酿,全积淀在心;从这三千弱水里边精取一瓢,与随便选一件逸事写写,自然是两码事——恐怕旁人亦难为。——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娱版主编李智勇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6 08:29 , Processed in 1.31685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